数控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课改调研报告-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显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今年暑假,我校于2009年3月至6月,对有我校毕业生的几家企业进行了回访与调研,与已毕业就业的学生、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和座谈,重点了解了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了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业岗位状况。
一、调查情况简介
1、数控专业学生主要的职业岗位
岗位
机加工
数控车
数控铣
加工中心
其它
百分比
20
27
34
13
6
2、数控专业岗位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段
18-30
30-40
40-50
50以上
百分比
43
32
15
5
3、数控专业岗位人员学历结构
学历
初中
高中、中职
大专、高职
本科
百分比
14
42
34
10
3、数控专业岗位人员职业资格与收入状况
无证
初级工
中级工
高级工
技师
高级技师
百分比
16
28
47
7
2
0
年收入
约1万
1-2万
约3万
约4万
约6万
-
4、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满意
较满意
尚可
不满意
知识水平
10
37
45
8
技能水平
33
48
15
4
工作态度
36
42
20
2
二、、企业对我校中职数控专业教育教学提出来的意见与建议
对已毕业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领导进行交流后,他们以我校的数控专业教育教育提出了如下宝贵意见,主要归结以下几点:
(1)一定要在对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后,根据人才需求原则来确定我校中职数控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和策略,一定要让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防止盲目草率决定。
(2)在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对专业知识应主要以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的拆装与测绘,机械传动与零件的设计与制造,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技术、CAD/CAM,工装夹具知识作为核心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与诊断、刀具磨削状况与切削用量选择对切削零件的精度影响,零件的测量,机械装备的拆装与测绘,安装与调配等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其一专多能的专家,而不是不专不能的杂家。
(4)在工作态度方面:对我校的学生首先作出肯定,但还特别在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工作吃苦耐劳及对企业文化的养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我校的学生要求比前几年更要勤奋、敬业,踏实的工作,要不谈条件地工作。事实证明,在成长过程中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肯定,委派其进行技能与学历方面的再教育。
(5)除了在学习成绩及工作经验外,还应在综合方面着重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工作的热情与主动性,具有勇于创新良好团结协作及高度的责任心,要求其对企业的价值观文化要适应和接受等。
三、我校数控专业改革建议
1、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微调建议
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大背景下,对金属切削类操作工岗位、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对中等职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切合得准,所以大力培养该岗位的技术工作的培养目标现在仍然是正确的。但这样的培养目标已执行了数年,应该说,对培养出来的工人其技能水平应比以往要高得多,才能让我校的学生有立足之地。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操作型工人的培养目标上,估计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够。从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机电维修工和装配工由于其技能要求较全面和复杂,论其技术含量有机械维修,电气维修,也可用作一般的操作工用。目前,许多企业中的维修人员都是从切削岗位来,这种相对来说复合型的人才不妨作为数控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微调目标。
(2)关于数控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在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数控专业课程设置和有效的实施。时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建立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为方向的。项目课程,可以简言之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些知识,不是照搬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项目需要来组织。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组织相关技术知识。自始至终将项目课程的实践放在焦点位置,而将理论知识处于背景地位。我校前几年的数控专业课程设置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一直处于变动中,带来了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纸上谈兵。为此,数控专业的老师编制活页讲义,案例型教案、任务型教案、或者是综合实践型的教案,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的内容统一整合在校本教材中,以不变应万变,将这一课程的物化形式教材灵活起来,将会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带来很大的好处。这是狭义的课程。从课程的广义角度,建议我校的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从教学模式选择、数控课程环境,及课堂层面改造及数控专业老师的有效实施。
(3)关于数控专业教学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