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简答题..doc

发布:2017-01-10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 2)个性塑造策略 3)传统拓展策略 4)重点突破策略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b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c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环境 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教育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 b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c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发现人的价值 2)发掘人的潜能 3)发挥人的力量 4)发展人的个性 6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7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9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0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有哪些角色? 1)学者和学习者 2)知识传授者 3)示范者 4)管理者 5)朋友 6)研究者 1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2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 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d 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 a 政治理论修养 b 精深的专业知识 c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a语言表达能力 b 教育教学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a 高尚的师德 b愉悦的情感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健康的人格 13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d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主体 14 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上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6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17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8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 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可接受性 课程理论 19课程理论的流派 活动课程论 2)要素课程论 3)结构课程论 20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 21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模式) a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b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c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d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22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全民参与”的合作精神 4)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23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24教学的基本任务 使学生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