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8-08-29约7.9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代教育的特点:专制性,道统性,阶级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教育的特点:公立教育的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加强教育立法,重视依法治教;教育世俗化。 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民主化;全民化;多元化;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社会生产力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的观念;2改变教育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数量;3改变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能促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和经验的继承;3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培训专门的教师来进行的,效果较好;3.学校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色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做出社会规范性;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作用;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色才能和个性发展的功能。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3.在接受环境影响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互补性。 1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14: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1.教育目的要符合生产力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15: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知识文化能力相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发展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的,包括 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得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有:(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关系下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现实;(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和途径。 17、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还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19、简述我过目前的学制: 1.纵向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横向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 2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4.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日益模糊;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时代的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力基础,知识和可接受性水平。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是:构建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人本主义理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