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视图》教学反思.doc

发布:2018-12-07约3.2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视图》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课前回顾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有关几何体三视图的定义,以及三视图的重要作用:更全面地分析几何体的全貌 正视图(又叫主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2、呈现长方体的三视图(借助多媒体) 设计意图: 一方面进一步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以求快速进入角色,另一方面以学生熟悉的几何体为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三视图,得出其三视图在形状、大小方面的关系 提问:观察长方体的三视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在大小方面有没有联系? 回答:长方体的三视图均是长方形,正视图反映其长和高,侧视图反应其宽和高,俯视图反映其长和宽。正视图和侧视图高度一样,俯视图与正视图长度一样,侧视图与俯视图宽度一样。 结论:一般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侧视图放在正视图右边,高度与正视图一样;俯视图放在正视图的下边,长度与正视图一样,宽度与侧视图的宽度 记忆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即: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 3、练习画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1)复习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圆柱、圆锥,同时提问学生这两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回忆初中所学知识。 (2)画出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以圆台、棱台、简单组合体为例,让学生练习如何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多面体、旋转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均有一个初步的熟悉与感受。同时,让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口诀牢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 等。 注意事项: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对于空间组合体,分界线同样用实线表示);且,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以锻炼。 (3)以实物为例,让学生画出其三视图,进一步感受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方法(所选实物是有一定难度的几何体) (4)思考与练习 让学生画学案中指定几何体的三视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 (1)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的作用、定义、形状及三者间的关系) (2)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规则、注意事项) 5、作业布置 教材P15的练习1、2 《同步解析与测评》中的相应练习 课后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形成三视图概念,进而形成画三视图的技能,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并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及层层递进的观察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与思考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就此针对我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首先是直接引入课题。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再以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为话题,引入三维空间,并且指出我们看一个物体有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周围的物体,我们通常从三个方位入手:前面、左面、上面,研究其投影,从而获得周围物体的结构特征。这就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这就很自然地介绍了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作用。 接着以复习的方式引出三视图的概念,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课堂时间。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起源于现实。数学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为了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设计了本实验: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想像、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判别观察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不断地进行切换想像,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培养训练。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此时学生接触的情境已经逐步“数学化”(从观察实物到摆放规则的几何体再到相应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思维的空间形式及位置关系,并用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再次培养训练的过程,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过程。 课件的演示将难以用语言解释说明的抽象思维过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