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企业集团融资政策与风险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12-09 硕士论文答辩 *网络企业价值理论和评估方法研究 2007 – 12 - 30 * * 辅导老师 :杨业中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辅导老师 :杨业中 第五讲 企业集团融资政策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企业集团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为满足投资所需资本而制定的未来筹资规划及相关制定安排 一、企业融资规划次序:负债融资(经营性负债的增加) 内部留存收益 借款 增资 二、单一企业融资规划 1、销售预测 2、投资需求测算 3、负债融资量测算 4、内部融资量测算 5、外部融资需要量测算 例: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12亿元,销售净利率为12% ,现金股利支付率为50% ,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尚未饱和,增加销售无需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若甲公司2010年销售提高到13.5亿,公司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不变。要求:计算2010年该公司的外部融资需要量 1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 100 资产合计 10 留存收益 40 固定资产 40 实收资本 30 存货 10 长期债务 25 应收账款 40 短期债务 5 现金 金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 金额 资产项目 答案: 外部融资需要量=(60/12*1.5)-(50/12*1.5)-13.5*12%*(1-50%) =7.5-7.06 =0.44亿元 三、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求规划 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集团下属各企业的新增投资需求- ∑集团下属各企业的新增内部留存额 四、融资渠道 1、内部筹资渠道。企业内部筹资渠道是指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企业自由资金、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一般在企业购并中,企业都尽可能选择这一渠道,因为这种方式保密性好,企业不必向外支付借款成本,因而风险很小。 2、外部筹资渠道。外部筹资渠道是指企业从外部所开辟的资金来源,其主要包括:专业银行信贷资金、非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从企业外部筹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的优点,因此,在购并过程中一般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其缺点是保密性差,企业需要负担高额成本,因此产生较高的风险 。 融资渠道筹划 对于任何一个处于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借助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在筹资活动中应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活动会使资本结构有何变化。 2、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对企业业绩及税负产生何种影响。 3、企业应当选择怎样的筹资方式,如何优化资本结构(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比例关系)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利益最大化目标。 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应不同的筹资渠道,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不同的筹资方式的税前和税后资金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五、融资方式: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六、集团融资决策权及制度安排 第二节 企业集团内部融资 一、内部资本市场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资本配置过程可以被抽象地描述为以下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社会资本通过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把资本配置给各种不同组织形态的企业;第二个环节,不同组织形态的企业把资本配置到各个分部或子公司,并通过他们把资本配置给不同的投资项目。这里所谓的“第一个环节”即外部资本市场;“第二个环节”即内部资本市场。在内部资本市场上,出资者即企业总部是资金使用部门资产的所有者,拥有所有权,而外部资本市场的出资者则不是资金使用部门资产的所有者。更准确地说,前者具有剩余索取权,而后者则没有。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特点 1、优化总部监督,降低部门经理激励。企业总部是资产的所有者,对各项目的资产拥有所有权,从监督中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而且总部在监督方面付出的努力程度越高,收益也越大。这样来看,即使内、外部出资者有相同的监督能力,内部出资者也会选择更加严格的监督。但要注意这种监督并非无止境,因为监督要付出成本,所以要考虑最优监督水平的问题。与此相反,外部投资者由于只能根据事先订立的合约获取投资收益,而不能从提供监督中得到收益,所以监督的积极性大为降低。另外,ICM降低了部门经理的激励,因为他们没有剩余控制权,他们的利益很容易受到公司总部为了获取收益而做出的投机行为的影响。 2、控制信息处理成本,提高效率。总部对下属部门具有权威力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