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中国山西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风。 解析: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第(1)题,已知风向为东北风,逆向推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 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逆向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答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答案:(1)南 (2)北 (3)东 (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高考真题赏析 例1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湿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 (1)读图可知,由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收甲地、乙地向丙地均逐渐减少。 (2)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越强。 【答案】 (1)C (2)B (2009年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例2 【解析】 采用画图法判断风向。首先过N点做箭头偏南的等压线的垂线(题干中说N地气压高于P地),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沿箭头方向做向右偏转的风向箭头(此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可以判定方向为东北风(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答案】 A 随堂自测巩固 课后活页训练 实验课题:大气热力环流现象 实验器材: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胶合板盖(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黄沙、一盆清水、一束香、一盒火柴、两只1000瓦电灯及电源。 探究学习园地 实验步骤: 第1步:将黄沙和水并排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盖上胶合板(将小孔一侧正对水盆)。 第2步:接通电源,使射灯同角度同时照射黄沙和水。 第3步:点香,从小孔垂直插入适当深度,观测烟气运动。 问题探究: (1)绘制简明大气运动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原理。 (2)利用这个原理,谈谈在城市发展中如何改善大气质量。 (2)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3)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损失。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要点二 热力环流 近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2.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1)高低压的理解: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越靠近地面气压值越高。空气受热时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如下图所示,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但A′点的高压并不是说其气压值比A点要大,而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来说气压值要高,称为高压;同理,A点为低压是指比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的气压要低。准 确地说,气压由高到低排列为PB>PA>PA′>PB′。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气压高低状况。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高压区气压值大于低压区;垂直方向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即下面高于上面。 (2)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如上图A′点等压面上凸,说明A′点为高压。因为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则PA′>Pa,PB′<Pb,又因Pa=Pb(在同一等压面上),所以PA′>PB′,即A′点的气压大于B′、C′点的气压,即上凸为高压,同理下凹为低压。地面受热均匀,则同一水平面气压值相等,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 (3)应用:①判定气温:近地面某点等压面下凹(高空等压面上凸),说明该点温度高。②判定陆地(海洋)、城市(郊区):冬季,近地面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