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六中学11-12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必修)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Ⅱ卷答在答卷纸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写清楚。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道、法、儒 B.儒、法、道
C.法、儒、道 D.儒、道、法
2.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3.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D.宇宙便是吾心
5.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6.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普罗泰格拉
7.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对它的解读和评价,不准确的是
A. 刻画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
B. 歌颂了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 展现了人文主义风貌
D.人物形象典雅、庄重,充满古典美
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
12.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 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3.中国书法主要有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五种字体。下列属于楷书的是
A B C D
1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杂剧俑 京剧脸谱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15.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 B.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