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六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市第六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 分,考试时间 分钟。
注意事项: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Ⅱ卷答在答卷纸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写清楚。
第I卷(选择题 共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王阳明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 C.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1.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2.江苏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3.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第II卷(共 分)题(共分分,分分分分)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2分)
(3)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22.(分)阅读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分)
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共20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B C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B D A C C B B
材料解析题:共5题,60分
(3)成就:①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3分)
(4)①要善于借鉴外国经验;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2分)
24.(13分)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任意两点2分)。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1分,只要答到“福利国家”即给分)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2分)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4分)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分)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