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探
摘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定义和基本原则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业务处理的内容和核算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相同之处,这些相似和相同之处说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是有可能的。根据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核算的特点,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
一、引言
现代会计分为两大体系,即包括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国库支付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五部分。其中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和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对国家拨付经费的收支、结余进行核算报告。这种管理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改革。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变了事业单位过去靠国家拨付经费收支的局面,形成了由“收支型”向“经营型”转变的局面,并强调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入与使用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很多方面正在趋同。随着经济越发展,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也将进一步趋同,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必将合一。
二、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行性
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两套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一,由财政部会计司行使规范制定权。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具体是指两套会计准则在内容结构上合一,减少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等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差异,内容结构合一是两套会计准则体系合一的核心。其内容合一是否具有可行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信息使用者需求角度分析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组织,出资人都需要了解其所提供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层需要了解其自身的营运状况及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需要按照规范的会计准则生成会计信息得到反映。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的身份不同,其服务领域目标也不同,但从信息需求者角度看,对其信息的质量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其会计规范也应一致。
(二)企、事业单位会计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是指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和经营收支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会计。企业会计是指对单位自有资金和经营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都是其自有资金,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职能相同,核算目的也相同。单是从定义来看,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合并制定是可行的。建立对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概念框架,以指导企事业单位各项准则或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三)企业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具有相似的理论指导
从对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将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会计理论概念和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结论。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两者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原则和报表要素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在会计规范的确认、计量、报告的方法也大致相似。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者权益同净资产、利润分配同结余分配等方面。但是对于资产负债以及收入支出计量的结果,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具有相同的理论指导,在确认和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的原则,所以这些差异不会形成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合一的障碍。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分析
不难看出,两套会计规范的许多方面在本质上有类似之处,这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合一提供了可能。下面分析一下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一些特点: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联合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未到期的融资租固定资产等除外,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只根据收入的按一定比例计提提取修购基金,不提取折旧。基本原则规定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反映,但其价值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减少,因此以其历史成本为限,以收入为依据计提修购基金并不能全面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折旧价值,无法揭示固定资产真实的现有价值。事业单位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结清最后一笔租金之前,把固定资产的价值通过负债和净资产反映,负债反映未付的租金,净资产中反映已经支付的租金,不符合以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的规定。随着事业单位管理观念的转变,所有者和管理者都需要掌握事业单位资产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