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ppt

发布:2017-03-02约7.12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本讲座主要内容 一、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及必要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定位和主要内容 三、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 1997年5月发布、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我们简称98版的《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医院、高校、中小学、科学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等行业会计制度。 98版的会计准则自实施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来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推进,98版的标准体系已经滞后,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 4、符合国际惯例,并为我国未来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 奠定基础。 国际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制定经验表明,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通常都制定有“会计概念框架”,作为具体准则制定的基础和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套既借鉴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这套体系必将包括基本准则和若干具体准则。先行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的《会计准则》,有利于为建立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进而以基本准则为统驭建立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体系积累经验并奠定基础。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定位 和主要内容 1、《新准则》定位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制定发挥统驭作用。 2、新《会计准则》主要内容 新《会计准则》为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建立统一的概念基础和框架。在内容上有9章49条,主要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为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提供基础和依据。 三、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准则共9章49条,在维持原准则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完善,在内容上规范了包括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事项。 与原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调整: (一)关于准则的定位 98版准则仅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新准则将统驭范围扩大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适应这一定位变化,新准则的规定更为具体规范,这些具体确认计量原则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予以体现。 (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 新准则规定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使用者群体。其第四条规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目标兼有“受托责任”和“经济决策”,即要“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 、作出经济决策”,同时列举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群体。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七)在资产构成项目中增加了“在建工程”,为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 (八)规定了资产的后续计量 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从而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真实反映资产的消耗水平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利于为加强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行公共产品或服务成本核算提供信息支持。 (九)凋整了净资产构成 新准则适应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在净资产内容中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分配等项目。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三章 资 产 第四章 负 债 第五章 净资产 第六章 收 入 第七章 支出(费用) 第八章 财务报告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1、新准则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2、新准则的内容及定位: 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 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3、财务报告目标: 事业单位应当编制财务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提供服务。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5、会计基础: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