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源数据化实践路径分析.docx
档案资源数据化实践路径分析
摘要:新时期,档案的数据化实践工作不仅拥有教育价值、传承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当前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进程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档案资源数据化利用方式过于传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档案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宣传方式单一、新媒体平台利用不足等发展瓶颈。要想全面提升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的效果,应当转变档案资源宣传方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运用新媒体宣传,提升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将档案与文创产品开发、沉浸式体验相融合,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手段,推动档案数据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强化档案的展览宣陈方式。
关键词:档案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实践路径;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档案资源数据化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档案创新项目实践得出的结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细化促使档案数据化实践开始兴盛,再加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资源数据化融合实践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技术基础与市场基础。档案机构要面对公众提供良好服务、促进文化传播功能的全面发挥和实现档案项目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应当把握好档案数据化流程的应用与升级,在便于大众对知识文化更便捷获取和接收的基础上,促进档案馆等相关档案机构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价值。
一、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的价值
1.经济价值
档案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资料类资源,其数据化实践工作过程不仅伴随着文化理论与民族精神等文化的传播传承,还能够带动与档案相关的故地探访为主的旅游产业,形成档案旅游示范基地,推动我国旅游业和各项衍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兴盛。并且,档案资源的发掘与应用,能够促进档案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图书故址探访、城市发展规划项目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档案所在地的经济建设也大有裨益,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源。档案资源通过数据化宣传融入经济建设过程中后,能够形成巨大的档案文化产业链,扩展经典文化市场,从而全面激发档案的经济价值。此外,与档案资源息息相关的纪念品、展销品等,其畅销也将带来利润,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也是档案数据化经济价值的重要体现。
2.教育价值
档案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包括党建理论、革命精神思想、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其中历史事迹对于当今社会和人心的影响。档案中的很多内容本来就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情况,其在数据化的过程中既可以作为历史教育中的直接素材,也可以作为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案例,还可以作为文学教育、国学教育中的辅助资料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典型事例,其在教育方面的价值无可替代。另外,在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宣传和参观档案遗址、播放当地历史相关视频、开展档案故居探访等都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档案的数据化实践工作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3.情感价值
档案资源具有我国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体现了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不变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能够随时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具备较大的情感价值。以档案内容作为载体的其他内容与事物能够引起人们对相关历史、记忆、社会现实、文化、理念以及感情等的思考,并成为中华儿女之间潜移默化深厚情谊的重要纽带之一。档案资源的数据化实践工作对于社会整体记忆的构建、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的演变以及整个社会思想感情的主流观念都有重要且深远持久的影响。档案数据化的过程,通过记录、再现和传播我国各地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言行以及当时社会大众的思想与实际行动等,激发人们对贡献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热情,能够让当今社会的人在对过往事物的追忆中感同身受,体验更多有意义的民族情感。
二、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的开展瓶颈
1.档案资源数据化方式过于传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当前,我国对于档案资源数据化实践的工作模式保守且过于传统,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明细目标不明确。我国各省市档案资源内容与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开发档案项目与保存、利用档案的方法也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历史、民俗人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五花八门,很多档案与其他拥有同样档案资源的地区严重缺乏沟通交流,难以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源数据化实践工作合作条件,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档案资源的相对封闭性,也导致其数据化实践工作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2.档案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开发程度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档案工作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是,大部分从业者从事的都是基础性的机械化管理、整理等工作,拥有专业档案开发技术和熟悉科技智能化管理、档案系统管理以及档案衍生产品研究等专业能力的档案人才极少,制约了档案数据化实践工作的开展效率,使得档案资源开发程度低。当前,我国高校中开设档案管理类专业的数量不多,并且对档案资源管理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社会上对于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频率也较低,且对于档案管理缺乏专业化、体系化的管理方案和社会激励机制。
3.宣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