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隐私保护的档案数据脱敏路径分析.pdf

发布:2025-05-12约3.49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档案学基础理论

ARCHIVALBASICTHEORY

基于隐私保护的档案数据脱敏路径分析

仇壮丽,王昱雯

湘潭411105)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数据脱敏是隐私保护的关键环节。基于档案数据脱敏的重要意义与当前发展现状,系统剖析了隐私保

护视角下档案数据脱敏目前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档案领域尚未制定统一且详尽的脱敏标准;其二,隐私信息的

精准识别存在困难;其三,档案数据要素价值难以得到充分释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档案数据脱敏标准、明

晰数据权责体系、加强隐私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数据脱敏综合评估与监控机制等策略,旨在完善数据治理体

系,充分释放档案数据要素价值。

关键词:档案数据;数据脱敏;隐私保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G270A100596522025040023009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催生了海量数据资源,促使数据价值不断攀升。

数据作为新时代的“石油”,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然而,随着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统筹数据开发利

2035

[]

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并“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1。档案数据作为一种具有

凭证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特殊资源,其中包含了大量隐私信息。隐私保护旨在确保主体不愿对外披露的信息能够获得恰

[]

当且有效的保护2。而数据脱敏作为隐私保护的重要手段,既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又有助于充分挖掘档

案数据的价值。

近年来,学界对隐私保护和档案数据脱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档案隐私保护的相

[]

关理论、法规制度和技术角度的优化路径和创新研究。首先,白银3提出要完善“隐私即信任”理论,通过引入档

[-]

案“信息受托人”模式,改善和维护可信任的档案关系,促进档案数字化开发利用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闫静等45

则基于信息自决权理论、类型化和场景化理论等,提出了隐私保护路径。其次,从法律制度层面探讨了数据隐私保护

[][]

的范围和责任主体6、监管机制7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再次,隐私保护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

匿名化技术和差分隐私、开放数据脱敏等技术89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档案隐私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档

案[10]、网络平台档案[11]和医疗档案[12]等领域。另一方面,是对档案数据脱敏类型、算法以及相关前沿技术应用的

研究。学界将档案数据脱敏分为静态数据脱敏和动态数据脱敏[13]。常见的数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