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与真菌第三节真菌教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20-02-24约2.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三节 真菌 【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真菌的形态。 2.说出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等真菌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等特点。 3.认识真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4.描述真菌的繁殖方式。 过程 方法 1.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源共享,提高探究合作能力。 情感 态度 1.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观察酵母菌、青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 2.真菌的繁殖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 1.制作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2.编写并发放预习提纲。 3.组织部分学生培养青霉,准备相关实验用具。 学生: 1.阅读教材,完成预习提纲。 2.课余查找有关真菌的资料。 3.培养青霉。 【预习新知】 1.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等真菌细胞结构都有 、 、 和 。因为它们的细胞内都有 ,所以,真菌和动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生物。 2.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的,这些 飘落到各处,在适宜的环境中,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教学流程】 环节 问题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的蘑菇的图片资料,提问: 它们有根茎叶吗?它们的生活需要光吗?它们是植物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自主 探究 见学案【预习新知】相关题目。 出示【预习新知】题目 学生自己先翻阅教材,完成【预习新知】题目。 合作 交流 精讲 悟疑 一、各式各样的真菌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真菌 提问:哪些是对人有益的,哪些是对人有害的? 总结:真菌有对人有益的,也有对人有害的 学生辨认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自主完成探究活动一 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 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达到要教学生认识真菌的目的。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真菌的结构 1、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蘑菇的结构 3、小结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观察酵母菌和霉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思考: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 3、构成青霉菌体的菌丝包括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 展示蘑菇的结构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蘑菇具体结构。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构成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为它们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所以,真菌和动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生物。 学生观察步骤: 酵母菌:显微镜观察 青霉: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完成思考题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自主完成探究活动二  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小组合作,结合“观察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合作能力。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三、真菌的繁殖 1.孢子印的制作 2.真菌的繁殖方式 3.真菌的生存环境 课件展示:制作的孢子印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的孢子印,并提出问题: ①蘑菇孢子的位置,数量,形态及作用是怎样的? ②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 ③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观看课件,阅读课文 观察课前制作的孢子印,思考相关问题 小组讨论分析,总结 自主完成探究活动三 观察思考,想到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确认蘑菇的繁殖过程。 畅想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 拓展 运用 迁移 升华 1.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 2.检查一下自己家庭储粮、放衣物的情况,你能做哪些工作防止霉菌的生长? 3.在雨后或潮湿的草地、树桩上,常会有蘑菇长出。如果让你养殖食用蘑菇,你将怎样做才能满足蘑菇的生长条件? 教师解析上述拓展题(答案见教参) 学生先进行讨论, 认真听老师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时 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教师依据学生的总结,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