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影响.doc

发布:2017-05-24约5.1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曹文红,栗明,袁桂莉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放射科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通过出院后随访追踪方式收集CHF患者20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103)和对照组(n=105)。所有心衰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干预组配合改良生活方式、督导按时服药、心理疏导、个体化体力运动训练等综合干预,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追踪和观察。观察2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及遵医服药情况、门诊就诊率、再住院率、心脏超声功能各项指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按时服药率、门诊就诊率、再住院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干预可提高CHF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综合干预,临床疗效,药物依从性,个体化体力运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病死率很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我们对CHF缓解出院的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CHF收治入院并缓解出院的患者208例,男101例,女107例;年龄30~80岁,入院时根据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胸片等证实CHF存在。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6例,Ⅲ级104例,Ⅳ级48例。所有观察对象中包括高血压心脏病60例,冠心病56例,肺源性心脏病4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20例,病例排除标准:语言交流障碍者,因肢体运动障碍长期卧床者,精神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03)和对照组(n=105),2组各项齐同条件比较见表1、2。表1 2组治疗前其他齐同条件比较(略)表2 2组治疗前B型超声检测各项心功能指标的齐同性比较(略)   1.2 方法   1.2.1 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小剂量地高辛、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物)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即在住院期间,由专职护士负责对观察组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利用住院期间的一切有利时机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和行为纠正。住院期间的具体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有:一对一的行为辅导、同期患者的集中座谈、个体运动量的计算与运动计划的制定。出院后要求课题组的成员护士,在1年的观察期内头3个月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每月访视一次。同时在每次通话中继续宣传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检查相应行为改进的坚持情况,不断强化巩固行为改进的成果。3个月后改为每2周电话随访1次,定期门诊复查,病情变化随时复诊。其出院随访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行为干预的效果,所有观察对象一年期观察结束前必须回院进行一次复诊,如经济确有困难者,从课题经费补助完成心脏B型超声检查,以便得到完整的对比资料数据。具体综合干预的措施和方法如下。   改良生活方式:①饮食结构的改进:适量限制热量和食盐,限制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宜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除限盐外还特别强调低钠饮食,不吃腌制品,少吃含碳酸氢钠的食物,如汽水、啤酒或发酵粉做的馒头。告诉患者及家属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并督促其执行,减少酒精摄入量及戒烟。②排便行为的改进: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排便困难者可应用开塞露或缓泻剂。③经常定期检测体重和血压:患者按要求测体重,量血压,定期随访中注意患者的体重变化,发现潜在的水钠潴留;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和血压,一旦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症状应及早就医。④避免感染:应告知患者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控制。   督导按时服药:向患者解释所服药品的治疗目的及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要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中来,形成良好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漏服、服用错误的剂量、或者在错误的时间服药。对老年健忘的患者,应向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属进行指导。   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定期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宣传有关疾病的知识,给予正确的疏导和安慰。并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   个体化体力运动训练:根据个体化的体力制定运动训练程序,心功能达Ⅱ、Ⅲ级患者每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