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变变小班数学教案.doc
?图形变变变小班数学教案
第一章: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图形,如球、盒子、三角形桌子等。
2.老师展示各种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
教学活动:
1.组织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老师展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它们的名称。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如圆形无角,方形有四条边等。
第二章:图形拼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拼图,让学生观察拼图由哪些图形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出不同的图形。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拼图的变化。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拼图,引导学生观察拼图由哪些图形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出不同的图形。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拼图的变化,如圆形和方形组合成更大的图形等。
第三章:图形分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共同点和不同点对图形进行分类。
3.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大家共同讨论。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共同点和不同点对图形进行分类。
3.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大家共同讨论,如将圆形和方形分为一类,将三角形和梯形分为另一类等。
第四章:图形绘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的绘画方法,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绘画不同的图形。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自己绘画的图形和他人绘画的图形的差异。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的绘画方法,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绘画步骤。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绘画不同的图形。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自己绘画的图形和他人绘画的图形的差异,如形状、大小等。
第五章:图形排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排序和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图形进行排序。
3.学生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大家共同讨论。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图形进行排序。
3.学生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大家共同讨论,如将小圆形排在大家庭圆形前面等。
第六章:图形的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概念,如上下、左右、前后。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改变图形的位置。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位置的变化。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改变图形的位置。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位置的变化,如将方形放在圆形上方等。
第七章:图形的对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对称轴。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轴。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对称轴。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对称轴的位置。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各种对称的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对称轴。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对称轴的位置,如圆形的对称轴在中心等。
第八章:图形的组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的组合,让学生观察组合后的形状。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组合不同的图形。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组合后的形状。
教学活动: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的组合,引导学生观察组合后的形状。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组合不同的图形。
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图形组合后的形状,如将两个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等。
第九章: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图形的面积概念,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面积。
2.学生动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