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校正的含义;控制系统;校正的任务;目前,工业技术界多习惯采用频率法,故通常通过近似公式进行两种指标的互换。参见书p243;既能以所需精度跟踪输入信号,又能抑制噪声扰动信号。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中,输入信号一般是低频信号,而噪声信号是高频信号。;校
正
方
式;前馈校正;(b) 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校正方式取决于
系统中信号的性质;技术方便程度;可供选择的元
件;其它性能要求(抗干扰性、环境适应性等);
经济性…;Part 6-1-4 基本控制规律;(b) PD控制器;具有积分(I)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I控制器。;不宜采用单一的I控制器。 ;具有积分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PI控制器。;在串联校正中,PI控制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开环极点,提高型别,减小稳态误差。
负实零点,提高系统的阻尼程度,缓和PI极点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 足够大,PI控制器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小。;(5)(PID)控制规律;I 积分发生在低频段,稳态性能(提高)
D 微分发生在中频段,动态性能(改善); 是控制工程中技术成熟、理论完善、应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Part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校正装置; 一般而言,当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到满足其静态性能所要求的数值时,系统有可能不稳定,或者即使能稳定,其动态性能一般也不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需在系统的前向通路中增加超前校正装置,以实现在开环增益不变的前题下,系统的动态性能亦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时间常数;注:j采用无源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要下降;?超前网络的零极点分布;?;;正好处于频率; ;但a不能取得太大(为了保证较高的信噪比),a一般不超过20 。这种超前校正网络的最大相位超前角一般不大于;2.无源滞后网络;?同超前网络,滞后网络在;?采用无源滞后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主要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以降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滞后网络怎么能提高系统的相角??度呢?;在设计中力求避免最大滞后角发生在已校正系统开环截止频率 附近。;将;3.无源滞后-超前网络;设; 实际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无源网络进行串联校正,但在放大器级间接入无源校正网络后,由于负载效应问题,有时难以实现希望的规律。此外,复杂网络的设计和调整也不方便。因此,需要采用有源校正装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