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管理学课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章后,你能够作到 描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解释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 区分并理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阐述企业再造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内涵。 教学重点: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知道古典管理理论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了解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学习性组织的主要内涵,了解中国现代的管理思想。 3、理解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理论发展历程 (19世纪末以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20世纪20至60年)代) 早期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 人际关系学说 法约尔:一般管理 行为科学 韦伯:行政管理 (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创新 管理过程学派 企业战略 经验学派 企业文化 系统管理学派 学习型组织 决策理论学派 企业再造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史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具有悠久历史。奴隶社会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治国施政和教会管理活动中。 三、工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 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及“经济人”观点; 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3、马萨诸塞车祸——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4、欧文的人事管理试验; 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产生于20世纪初,代表是美国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德国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法约尔 西蒙 韦伯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科学主要通过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人的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规律,寻找有效调动积极性,达成组织目标的方法。 (一)梅奥及霍桑实验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 2.霍桑实验: 工厂照明 继电器装配试验 谈话研究 观察试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 1.社会人的假设。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即认为工人工作是为了追求最高的工资收入,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梅奥则把人假设为“社会人”,认为工人并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如追求友情、安全感和受人尊重等。 2.士气的概念。古典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物质条件一定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梅奥认为,生产效率提高的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共同态度即士气。 3.非正式组织。古典管理理论只承认正式组织,并把正式组织看作是达到最高效率的惟一保证。梅奥认为,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即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的体系。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三、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整个历史阶段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