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定.doc

发布:2017-12-15约2.2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组别:新华路小学一年级语文组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识字:2课时 课文:8课时 语文园地:3课时 机动时间:1课时 总计:14课时 学习目标 识字目标: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继续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的偏旁部首,能从整体字形上正确认读本单元71个生字,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字组词或说简单的句子;感悟形声字的规律,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做到在生活中识字,收集食品商标上的汉字,读一读,认一认,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写字目标: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在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30个生字,注意间架结构。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醒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 阅读目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能借助课文中的图画阅读,注意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会背诵第九课、园地中的读读背背,会复述第十课,会背诵课外推荐的古诗2首,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0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懂得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写话目标: 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结合第十课,想象以后的松树林是什么样子的,说说并写下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和问号。 口语交际目标: 在课前观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交流小组汇报等形式,能够说出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在说的时候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综合实践目标: 在已有识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从商品包装或商标上识字,用自己收集的商标做一张简单的剪贴报,读给老师、同学、家人听,比比谁认的字多,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内容安排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教学内容 课时 安排 第 三 单 元 保 护 环 境 识字3 2 9 两只鸟蛋 2 10 松鼠和松果 2 11 美丽的小路 2 12 失物招领 2 语文园地三 3 三、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利用生字卡片、商品包装或商标、班级文化、学校文化、挂图、多媒体课件、课外书、复述童话、绘画比赛等进行语文学习。 2、联系“保护环境”的单元主题,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文字或图片),进行交流;还可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未来垃圾处理场新闻发布会”,让学生知道该怎样保护环境。 (二)教学实施 1、感悟规律,自主认字 在进行这一组的学习时,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倡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在生活中识字,及时提醒学生留心食品商标上的汉字,注意积累,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每课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扎实写字 在本组要求会写的30个字中,通过观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半包围、上中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走之”“走字旁”“心字底”“口字旁”“左耳旁”的写法。引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把字写规范、整洁、美观,每节课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3、角色体验,感情朗读 本单元的课文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进行这方面训练,让学生读好不同的角色和叙述性的语言。 4、创设情境,交流表达?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可联系《美丽的小路》一课“我做校园美容师”的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四、课程评价 评价形式多元化。一要注重日常口头的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予随 机评价。对于课外阅读、展示台、口语交际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如:把学生把学生收集的食品商标制作的优秀剪贴报在班级展示台张贴出来。开展背书比赛、背古诗、三字经、弟子规比赛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二要注重阶段性的评价: 纸笔测试:随堂检测、单元测试,百分制评价,内容包括生字、词语、说句写句、字词运用、口语交际五大板块,要注重测后及时总结激励、评价,查缺补漏,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要注重活动的评价: 根据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一次“未来垃圾处理新闻发布会”、一次写字比赛。 分项实施: 第一方面是识字:本单元共有71个要求会认的字。通过家长评价、同桌互评、老师抽评的方法评选“识字小能手”。 第二方面是写字:针对本单元3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通过随堂听写,给字进行扩词,说句,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评价。举行“我的字最漂亮”写字比赛,比赛分为四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