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一轮复习提纲.ppt

发布:2017-05-08约4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1、起源: ①时间: ②地域: ③格局: ④依据: 2、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 ① ② ★3.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战国以后) (1)生产规模: (2)所有制结构: (3)产业结构: (4)生产模式: (5)经营方式: (6)生产目的: (7)地域水平: 抑商的表现 ①战国:商鞅变法和《吕氏春秋》提出 ②西汉:a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b商人的赋税加倍; c汉武帝开始盐铁官营制度 d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 ③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由朝廷命令,所有的市由朝廷设立的官员管理,交易时间受限制;沿用汉代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的规定 * 距今约七八千年 黄河和长江流域 南稻北粟 传说、遗址 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支柱 是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的基础 (二)耕作方式的演进★P5 1、农耕技术和工具的变化 (1)原始阶段: (2)春秋战国时期 : 铁犁牛耕影响(补充) 意义: (3)西汉: (4)唐代: 2、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评价:——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农业技术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大量荒地开垦和 井田制的瓦解 铁器、牛耕逐渐普及,出现耧车 曲辕犁、结构更完备定型 (三).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 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 ⑴原始社会: ⑵商周时期: 补充:★ ①演变: ②实质: ③瓦解原因: A. B. C. ④瓦解影响: ⑶战国: ⑷北魏到隋唐: 氏族公社所有 井田制 商兴起、周鼎盛、春秋瓦解、战国废除 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 战争使劳动力减少 各国税制改革,以法律方式承认土地私有制 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推行均田制 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 以私有制为 主体的多种 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井田制 奴隶主贵族 土地所有制 奴隶社会(商周)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 表现形式 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2、.古代中国土地兼并问题 P6 (五)水利事业的发展工程和灌溉P8 1、水利的地位: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⑴重视水利原因:—— ⑵表现(了解即可) 2、水利工程的建设★ ①原始社会: ②战国: ③秦代: ④汉代: ⑤隋代: 3、灌溉工具的发明★ ⑴曹魏时期: ⑵隋唐五代时期: ⑶宋代: ⑷明清: 大禹治水 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典范) 灵渠,沟通湘水、漓水 砍儿井、东汉王景治黄河 京杭大运河 马钧翻车 筒车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小农经济(家庭) 土地私有制 种养结合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交换 不平衡 (一)“工官”和“匠户”:P11 1、“工官”: ⑴“ 工官”制度含义: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秦汉时期负责管理官营手工业的官署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推行的一项经营和管理手工业的制度。它将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然后由中央所属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如西汉长安城的“东西织室”和齐郡的 “三服官”),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这些手工业产品除皇帝赏赐外,百姓不得使用。 2、匠户: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他们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定期服役 ☆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的比较: 剩余部分出售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农户的副业 家庭手工业 在市场流通 民间消费的产品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营手工业 不在市场流通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官营手工业 流通方式 产 品 管理方式 经营形态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概况★ 1、古代纺织业的发展:P12-13 ⑴新石器时代: ⑵商周时期: ⑶汉代: ⑷唐代: ⑸宋代: ⑹元代: ⑺明代: 《周礼》“妇功” 养蚕缫丝 丝绸之路、丝国★ 官营规模大,私营作坊兴起 棉花、棉纺织技术推广 黄道婆,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苏州——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 2、古代冶金业的发展:P13--14 ⑴冶铜业 ①出现: ②辉煌: ⑵冶铁业 ①春秋战国: ②汉代: ③南北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