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学心理学考试(一).pdf
2024年教育学心理学考试(一)
综合测试题(共80个,分值共:)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赫尔巴特。
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
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4、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5、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和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A]
7、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9、阶段性管理工作的内容: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初报道注册工作;期中对前一阶段进行检查和小结;期末
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考试。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A]
1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13、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D]
1
14、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5、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16、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7、《注意》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
三种基本功能是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与注意的稳定生相反的品质是分心。正在上课时突然
的事件引起学生产生的是无意注意。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一目十行”是注
意的广度的的表现,“一心二用”是注意的分配的表现。专心做功课是有意注意,人的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听课又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分散,听课做笔记是注意的分配,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
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刺激物的强度一般是指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18、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19、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C]
填空
20、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9、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2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0、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22、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2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
过
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3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