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高考数学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5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24小题,满分0分)
1.因式分解:x4﹣y4.
考点:因式分解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两次使用平方差公式,先将x2,y2当作整体,x4﹣y4=(x2+y2)(x2﹣y2)在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
解答:解:x4﹣y4=(x2+y2)(x+y)(x﹣y).
故答案为:(x2+y2)(x+y)(x﹣y)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定理,平方差公式,属于基础题.
2.若lg2x=21lgx,问x=?
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
专题:转化思想。
分析:根据已知中lg2x=21lgx,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我们可将已知转化为lg2x=lgx21,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将该方程转化为指数方程,再结合函数的定义域,可得x≠0,解指数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
解答:解:∵lg2x=21lgx,
∴2x=x21,
又∵x≠0,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方程及指数方程的解法,其中根据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方程进行转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若方程x3+bx2+cx+d=0的三根为1,﹣1,,则c=?
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已知中方程x3+bx2+cx+d=0的三根为1,﹣1,,我们可以将方程表示零点式的形式,展开后根据多项式相等的方法,即可求出c值.
解答:解:∵方程x3+bx2+cx+d=0的三根为1,﹣1,,
∴方程x3+bx2+cx+d=0可化为(x﹣1)(x+1)(x﹣)=0
即x3﹣x2﹣x+=0
故c=1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其中将n元方程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N个一次式相乘(即零点式)的形式是解答的关键.
4.若﹣4=0,求x.
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是一个根式的方程,解这种方程一般需要先移项,再两边平方,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得到结果.
解答:解:∵
∴把方程两边平方得到x2=9
∴x=±3.
点评:本题考查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的判断,考查根式方程的解法,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5.=?
考点:三阶矩阵;二阶矩阵。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求行列式的方法化简即得.
解答:解:=1×5×1+2×0×3+2×3×4﹣3×3×5﹣1×2×4﹣2×0×2=﹣24.
原式=﹣24.
点评:考查学生掌握行列式化简方法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6.两个圆的半径都是4寸,并且一个圆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则此两圆的公共弦长是多少寸?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专题:计算题。
分析:设两圆O1及O2之公共弦为AB,连接O1O2交AB于点C,连接AO1,则△ACO1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弦长公式求出公共弦长.
解答:解:设两圆O1及O2之公共弦为AB,连接O1O2交AB于点C,连接AO1,则△ACO1为直角三角形.
AB垂直平分O1O2 ,∴O1C=O1O2 =2 (寸),
AC=(寸),
∴AB=2AC=4(寸),
点评:本题考查两圆相交的性质,弦长公式的应用.
7.三角形ABC的面积是60平方寸,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AMN的面积是多少?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得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到两个三角形是相似关系,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到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由已知的三角形面积,得到要求的三角形面积.
解答:解:∵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
∴MN∥BC,
∴,
∴△AMN的面积=△ABC的面积=15(平方寸)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考查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本题是一个基础题,这种题目可以作为解答题目的一部分出现.
8.正十边形的一个内角是多少度?
考点:圆內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写出n变形的内角和,把所得的内角和除以边数n,得到一个内角的度数,当n=10时,求出对应的内角的度数.
解答:解:由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80°(n﹣2),
∴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当n=10时.
得到一个内角为=144°
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考查多边形一个内角的大小,是一个基础题,本题可以和其他知识点结合变成一个解答题目出现.
9.祖冲之的圆周率π=?
考点:早期算术与几何──计数与测量。
专题:阅读型。
分析: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圆周率的数值我们都会看到是小数,很少有人用分数来表示.
解答:答: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即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