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决策分析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式中,Kt —第t年的净投资; NBt —第t年的净收益; i0—基准折现率。 ERR指标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果时,需要与基准折现率i0 相比较,判别准则是: 若 ERR ≥i0 ,则项目可以被接受; 若 ERR i0 ,则项目不可以被接受。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三)净现值率(NPVR) 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投资总量现值( Ip )的比值,是一种效率型指标,其经济涵义是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式中,It—第t年的投资额。 若NPV≥0,则NPVR≥0(因为 Ip >0); 若NPV<0,则NPVR<0(因为Ip >0)。 所以在评价单个方案时,净现值率与净现值是等效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多个方案。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四)投资收益率(R) 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其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R—投资收益率; NB—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平均净收益; I—投资总额。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R常用的具体形式有: 全部投资收益率= 权益投资收益率= 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润率=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用投资收益率指标评价方案的经济效果,设基准投资收益率为 Rb ,判断准则为: 若 R≥ Rb ,可以考虑接受; 若 Rb R ,予以拒绝。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四、时间型经济评价法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T) 静态投资回收期就是从项目投建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入(年收入减支出)将全部投资收回所需的期限。根据投资及净现金收入情况的不同,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分以下几种: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1)项目(或方案)在期初一次性支付全部投资 P,当年产生受益,每年的净现金收入不变,为收入B减去指出C(不包括投资支出),此时静态投资回收期T计算公式为: T=P/(B-C) (2)项目仍在期初一次性支付投资,但是每年的净现金收入由于生产及销售情况的变化而不一样,设t年的收入为Bt,t年的支出为Ct,则能使公式成立的T即为静态投资回收期。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3)如果投资在建设期m年内分期投入,t年的投资假如为Pt,t年的净现金收入仍为(Bt-Ct), 则能使下述公式成立的T即为静态投资回收期。 根据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中使用的现金流量亦可计算投资回收期,其公式如下: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投资回收期= 设基准投资回收期为Tb ,判断准则为: 若 T≤Tb ,则项目可以接受;若 TTb ,则项目予以拒绝。 第四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二)动态投资回收期( Tp ) 如果将t年的收入视为现金流入CI,将t年的支出及投资都视为现金流出CO,即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为(CI-CO),则动态投资回收期Tp 的计算公式满足: 设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Tp ,则判断准则为: 若 Tp ≤ Tb ,项目可以被接受,否则应予以拒绝。 第三节 盈亏决策分析 以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表明项目不发生亏损时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的产品产(销)量。常把销售收入与产量的关系以及生产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画在同一张图上,称为盈亏平衡图(见图2-1)。图中点是项目销售收入与产品成本相等时的盈亏平衡点。表示与盈亏平衡点相对应的项目产销量,S表示与盈亏平衡点相对应的项目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在FOE区域,成本高于收入,是亏损区;在CES区域,收入高于成本,是利润区。 第三节 盈亏决策分析 (二)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第三节 盈亏决策分析 式中: QE—盈亏平衡时的产销量; F —产品固定成本总额; V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P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第三节 盈亏决策分析 Q QE S SE F O S C F E 亏损区 利润区 图2-1 盈亏平衡图 第三节 盈亏决策分析 (三)边际贡献分析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记作G。 G=S-Cv=PQ-VQ=(P-V)Q (2-16) 这里,产品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之差P-V 称为单位边际贡献,记作M,它表示单位产品成本补偿固定产品成本或获取利润的能力。边际贡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