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7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苏教版.docx
Page1
第7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34页例6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育数感。
2.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实力。
3.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词语描述两数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的数感。
难点:能精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
师:小挚友,瞧,这是什么?(才智星。)老师要把这些才智星奖给这节课最仔细听讲的小挚友,大家想得到吗?(想!)那这节课肯定要好好表现哦!
二、创设情境
1.教学“多一些”、“少一些”。
谈话:手工课上小猴、小狗和小猫竞赛折星星,你们想知道竞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小猴、小狗和小猫竞赛折星星。
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猫说:“我折了38个。”小狗说:“我折了10个。”
(老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38和10)
提问:听了小猴、小狗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沟通。四人小组沟通后汇报。可能出现的回答:小猫赢了竞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34大于10;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小狗折的比小猫和小猴少。
引导: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许多吗?
得出: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一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得出: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少一些)
2.“多得多”、“少得多”。
小狗看到小猴、小猫在竞赛折星星,它也赶来参与。瞧,小狗折了10个。那小狗跟小猴、小猫比,怎么样呢?(小猫比小狗多得多,小狗比小猫少得多。)
3.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4.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的左边一题。
讲解并描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它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展示:小熊说:“苹果有4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供应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先独立思索,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小组探讨、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沟通。
(18比40少得多,38比40少一些,43比40多一些,所以选“18”比较合适。)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的右边一题。
小芳和小明竞赛拍球,小芳拍了50下,小明说:“我拍得比你少一些。”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澳大利亚获得14枚金牌,英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一些,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得多。那么英国和中国分别获得多少枚金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总共有38人去春游,那么坐多少座的客车比较合适?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小猴拿了50,小猫拿了45。它们会怎样说?小狗拿了85,小熊拿了40,它们会怎么说?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比一比,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日所学的学问?
【板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
梨可能有18个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多说多议,从而进一步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在学问的巩固阶段,支配了一系列生动好玩的练习及嬉戏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而且也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供应语言训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