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2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docx
PAGE
PAGE9
第2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课外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对地表形态改变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举例说明板块运动的特点及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
2.结合材料分析、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自主学习·必备学问
基础预习
一、板块运动与地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地球岩石圈是①刚性的,破裂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2)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始终处于缓慢的、不断的②运动之中。
(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③相向、④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⑤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板块相向运动,边界处发生碰撞或俯冲。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⑥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板块相互挤压并抬升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2)板块相离运动形成⑦裂谷、海洋。
特殊提示
(1)图示法驾驭板块边界类型
Ⅰ.消亡边界
Ⅱ.生长边界
(2)特殊板块及地区分布
Ⅰ.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Ⅱ.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Ⅲ.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特点
影响
相对高度和⑧坡度大
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⑨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山地地质构造⑩困难,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
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平安构成威逼
2.山地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马路?山间盆地?河谷
特殊提示
3.山地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思索感悟
目前山区交通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纳了桥隧相结合的方式,该方式有何利弊?
试解:?利: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削减通行时间;有效地避开自然灾难的威逼。弊:增加建设费用。
自我诊断
1.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
解析:(1)红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面积会接着扩大。
(2)安第斯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解析:(2)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山区中原材料丰富,人烟稀有,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平原。(×)
解析:(3)山区地质构造困难,施工难度大,交通运输建设成本高于平原。
2.山区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
A.爱护植被B.降低坡度
C.防止坍塌D.缩短距离
答案:B
解析:山区马路呈“之”字形延长,主要目的是降低坡度,保证行车平安。
互动探究·关键实力
探究主题一板块运动与地貌
探究活动板块运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1.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情境一2024年6月18日20时49分,在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以南海疆发生7.3级地震。
情境二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
(1)大西洋、地中海将来改变趋势是怎样的?为什么?
(2)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3)新西兰是世界上火山喷发、地震常见的国家,其主要缘由是什么?
(4)与新西兰同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为什么很少发生地震、火山喷发觉象?
答案:(1)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2)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
(3)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知能整合
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
板块运动
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