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2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发布:2025-04-02约2.13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

溶液度和溶解度曲线;通过学习知道:高锰酸钾易溶于水中,而碘不易溶解在水中,说明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1)内因: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二个);在,向里加入某种溶质,当该种溶质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哪一方案最有说服力?;二、固体的溶解度(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1. 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原因:。

2. 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原因:。

3.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原因:。

4. 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原因:。;二、填空:

(1)20℃,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达到饱和,A的溶解度=________。

(2)20℃,2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达到饱和,A的溶解度=________。

(3)20℃,50g水中最多溶解10gA达到饱和,A的溶解度=_________。

;(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食盐]

(3)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的能力不同;;(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降

型),如____________。;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的信息(二);(1)点P表示。

(2)t2℃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的溶液变为饱和,需要温度。

(4)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A,能否达到A的饱和溶液?

加入30g?。

(5)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g。

(6)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7)当A中含有少量B???,提纯A,可采用方法。

当B中含有少量A时,提纯B,可采用方法。;二、气体溶解度;条件;1.打开汽水(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它是怎样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三、气体的溶解度

含义: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1.下列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

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

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2)t3℃时,将30g丙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

(3)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可以采用结晶。

(4)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的固体质量是。;6、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的溶解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