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教案_《猫》2017公开课教案.doc

发布:2021-03-27约1.3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猫》 文化中学 杜 菲 导入: 猫,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我小时候,家里就一直养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郑振铎养过的几只猫。 二、介绍作者: 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 检查预习: 听写部分生字词,教师拍照上传,指名学生订正。教师再次强调重点,教学生自创独特记忆法。 1、懒惰 [ lǎn duò ] 2、乞丐 [ qǐ gài ] 3、长廊[ cháng láng ] 4、凝望[ níng wàng ] 5、怂恿 [ sǒng yǒng ]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6、怅然 [ chàng rán ]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7、惩戒[ chéng jiè ] 惩罚以示警戒。 8、虐待[ nüè dài ] 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 9、千丝万缕 [ qiān sī wàn lǚ ] 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缕:线。 10、妄下断语 [ wàng xià duàn yǔ ]胡乱、随意的作出判断。妄:胡乱,荒诞不合理。 四、研读文本: 活动任务: 走近猫,了解经历。 默读课文,要求: 圈点勾画,找出描写猫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提示: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类型的语句。) 2、小组合作,推选代表,以“我是主人的第……只猫,我……”开头介绍一只猫。 要求:(1)语言简洁,力求形象。 (2)时间不超过1分钟。 (提示: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角度来介绍,参照课后练习一。) (二)品读猫,理解感情。 朗读17-29段,理清“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丑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案件真凶:黑猫 案件定性:冤案 (三)悟人生,探究哲理。 案件反思: (一)、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品读30——34段) 赏析: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本体)比作____(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某种特征、性格、心情),表 达了作者_____之情。 、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小结 《猫》是郑振铎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作业 作者仅仅是在说猫吗?这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