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pdf

发布:2025-03-08约8.1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No.2s2025《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产业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文/刘晓慧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连云港)

[提要]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其内在逻辑在于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提供高质量劳动要素及打

造高效能创新平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核心支撑。然而,当前面临产业引领不足、校企合作障碍及机制不健全等挑战。为有效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需顺应产业变迁优化教育专业设置,深入学情定制实践课程,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发展平台,并强化协同创

新,健全激励机制,以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共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有效路径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

编号:2023SJYB1850);202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促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

育发展的公共财政资助政策研究”(编号:C/2024/02/59);2024年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就

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编号:2024jsckjg08)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6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焦点对准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服务的拓展,不仅强化了其作为劳动力再生产关键环节的经济

展,这一举措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高度重视,标志功能,还引领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确保了人才供给的精准与

着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产教融合是优质,为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协同与共创奠定了坚实的教育资源

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交汇点,这一创新基础。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

教育模式正以其独特的内在逻辑和潜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现代化进程。它促使教育理念革新,培养目标精准定位,办学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探究产教融合赋能新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组织方式与管理体系

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趋向科学化与精细化。这一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校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内涵及特征教育质量飞跃与人才培养质变的重要驱动力,助力高等教育实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在产教融合背景现质的飞跃。

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经济学与教育学两个维度展现出独特(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在产教融合背景

的价值。从经济学视角审视,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下,新质生产力呈现出以下鲜明特征:第一,创新驱动性。新质

阶段,超越了传统、次新及旧质生产力的范畴。其核心“新”与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传统产业,催

“质”的特性,源于科技创新、数字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生出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和新兴业态,为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

驱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迈进。其中,“新”蕴含着力。第二,高效性。新质生产力强调高效能与高质量并重,通过

前沿理论、尖端技术与新兴动能,引领变革;“质”则彰显高科技产教融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

含量、高效能表现与高品质标准,塑造竞争优势。追求“新”以激新链的深度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第三,跨

发潜力,强化“质”以提升效益,是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最大化界融合性。新质生产力打破了传统界限,促进跨界融合,构建产

的关键路径。这一转变不仅有效应对经济挑战,如需求疲软、供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

给过剩与预期下调,还成为促进数字经济繁荣、推动颠覆性技四,全球化开放性。新质生产力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积极参与

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的核心引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国

从教育学视角审视,教育改革与新质生产力紧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