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专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然辩证法
一.选择
1.自然辩证法最早理论体系来源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数理方程中许多不同形态的物理运动规律可以用同一个方程来描述,这表明:这些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定同一性
3.微分作为无穷小量,其哲学意义是:微分的零与非零的统一、微分是自然界物质层次划分中代表不同层次质的转化的关节点
4.相对论的创立表明:时间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状态密不可分
5.量子力学的创立表明:昭示了一种不同于牛顿力学性质的新的因果观和规律观
6.科学划界的标准有: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
7.非欧几何的创立表明:欧式几何所描述的空间形式只是自然界多种空间形式的一种、人类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几何学
8.量子力学讨论中的“月亮问题”的实质是:微观客体的本来面目是否可知、对离开主体的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可能(月亮在无人看它时是不存在的)
9.系统非加和性的实质:整体的各部分之间存在彼此制约、作用和选择、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部分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
10.研究系统演化的“时间箭头”的实质是:它代表真实的自然演化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它揭示了时间一维性的物理内容
11.相对论的创立表明:时间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状态密不可分
1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中介和桥梁
13.自然辩证法产生的部分学科基础是: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
14.科学技术的一般性质:无阶级性、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或潜在生产力)
15.可持续发展观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一种价值观
16.结构型数学是:研究数学结构及其关系的科学、研究结构量及其关系的科学
17.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是:前者可检验、前者满足可重复性
18.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是指: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部分和
二.判断
1.任何物质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都是加和性与非加和性的统一。(√)
作为系统来讲,它与要素之间有的可以加和,如重力,有的不可加和,如性质和功在本体论的前
提下才能有认识论的产生。只是相对的,交替作用,有
和新事物的诞生,仅仅有进化。
24.“牧场悖论”的实质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牧场悖论”:单位牧场所能承受的放牧量是有限的,个体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集体利益,当畜牧
数超过承载力时,牧场不能恢复,反而危害牧民。
25.解决人类和自然界的对立要靠实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的方法。
26.《周易》是古代的预测学。(×)
《周易》是古代算卦用的,违背了科学准则,而预测学是有规律可循,是科学的。
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分析是古代的辩证法。(√)
阴阳分析很好的将事物对立统一的进行描述。
中医学靠的是经验看病,因此不是科学。(×)
经验不是判定科学和非科学的依据和标准。
波普尔认为,哲学是不能检验真伪的,因此不是科学。(×)
哲学是不能直接检验真伪,但可间接检验。
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关系就是“干粮”和“猎枪”的关系。(×)
很好地说明了知识和方法的关系,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归纳方法由于个别事物的不可穷尽,因此它的一般结论是靠不住的。(×)
归纳法凸显人的理性和抽象能力,并不能因为个别事物的不可穷尽便说经验靠不住。
演绎方法的大前提隐含了要推出(个别)的结论,因此是无意义的。(×)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过程,从中可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带来创新。对预见科学
具有重大意义。
三.简答与论述
第一讲现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总体来说是一般到特殊的关系。①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不能独立存在。自然辩证法来源于具体科学,同时对具体科学提供理论基础;②特殊包含一般,特殊表现一般。
2.论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哲学是一般,自然科学特殊,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本身不能独立存在,特殊表现一般。自然科学仅仅研究特定客观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以及思维的运动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哲学存在于科学之中,科学展现出哲学原理,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
第二讲自然界的系统结构
1.系统的概念: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叫系统。系统就是要素加关系。
2.论系统非加和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答:①系统非加和性原理指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
②原因在于要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有协同作用和内耗作用;
③意义,在认识论上,要从整体出发,在实践上,要追求整体最优化。
第三讲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1.简述进化与退化的关系。
答:进化是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推进的过程。退化是指事物从复杂到简单,由有序到无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