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5则.doc

发布:2018-10-25约2.17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5则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潜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潜力,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王大伯在北京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王大伯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口答其计算过程,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师:在回老家的时侯,他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座飞机,座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北京到老家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那你们算一算从北京到王大伯老家有多少千米?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此刻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了)   (2)师:这就是我们这天学习的资料。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估算   师:那你能够估算出145×12的大致范围吗?估算时,我们是先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再进行估算。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小组交流讨论3分钟)   师:哪位同学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把145看成150,150×10=1500,150×2=300,相加等于1800。所以我觉得,大约是1800千米,但比1800小。(必须有生能够得到)   (二)、笔算   师:这个同学很有想法哦,那他估得接近145×12的积吗?我们一齐来探讨一下145×12到底等于多少。那要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   生:用竖式计算。   师:也就是笔算乘法(板书)   师:那么要如何用竖式计算145×12的积呢?先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二三位同学板演并说出自我的计算方法)   生1:拆分法,145×2=290,145×10=1450,290+1450=1740【不排除会有学生这样做】   生2:竖式计算   (全班学生齐做,把学生做错的几种不一样状况,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那位同学是正确的?   生:……   师:我们一齐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积到底是多少?你算对了吗?   让板演正确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样算的”   师:那1与5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位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   生: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相同数位要对齐   (此处,学生的表述可能不规范,可能说,“在那里的1表示的是10”,师要予以引导,得到这个之后,师能够再结合145×12=145×2+145×10,让学生明白145×12竖式的算理)   师:那列竖式计算145×12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算?   生:2乘以145,再算10乘145   师:积要写在哪里?为什么?   生:10乘145的积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数位要对齐   师:最后写什么?   生:将两次乘积相加   师:那其他几个同学的竖式有问题吗?有的话,问题在哪里?   生:他没有乘以百位,……   (师要强调我们此刻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要记得乘百位,能够和45×12进行比较。)   师:此刻请同学们观察45×12、的竖式有145×12什么不一样?找出其相同点和不一样点。   (三)、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比较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49页做一做。(4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齐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群众订正)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这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师:那此刻哪个同学能够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啊?   生:先分位相乘,再将两次乘积合并相加,要注意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