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对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 为该类病症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外科手术相比,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 并发症较少, 复发率较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外科手术;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61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1, 2]。通过对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较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系本院2014年3月~ 2015年3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 所有患者均通过彩超或CT等影像学证实结石存在, 无手术禁忌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17例;年龄31~82岁, 平均年龄(59.8±8.0)岁;病情表现上:12例输尿管结石, 14例膀胱结石(8例左侧, 6例右侧), 17例肾结石(4例左侧, 6例右侧, 7例双侧结石);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9例;年龄32~79岁, 平均年龄(59.5±8.2)岁;8例输尿管结石, 16例膀胱结石(10例左侧, 6例右侧), 19例肾结石(7例左侧, 9例右侧, 3例双侧结石)。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于第11肋处进行开口, 充分暴露肾窦内肾盂, 切开肾盂后分离结石[2]。安装引流装置, 缝合创口, 术毕。观察组:患者保持适当体位,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治疗, 辅以 X 线或B 超定位。术毕给予患者常规排石与抗感染治疗, 并采用B超检查碎石程度, 观察是否需再次碎石。2次碎石间隔为10~15 d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结石排尽, 临床症状消失, 经B超检查证实无结石;显效:结石部分排出,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B超检查发现结石减小;无效:结石较术前无改变, 患者症状持续或恶化, B超检查结石无变小。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作为保守治疗方式周期较长, 而且受患者身体条件影响较大, 对于较大的结石, 排石治疗较为困难;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损伤较大, 术后并发症较多, 临床效果不理想。近年来, 体外冲击波在泌尿外科的结石治疗中逐步开展并得到应用, 临床疗效较好。体外冲击波具有无创、痛苦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是泌尿系结石治疗的理想方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对患者进行多次碎石, 并有助于这些屑石的有效排出[4]。研究发现, 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