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Methods and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本章要点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GIS在环评方法中的应用(自学)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定义及目的 基本内容 核查表法 一. 环境影响识别的定义及目的 定义: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目的:就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二. 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环境影响因子的选择应结合工程和环境的特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考虑。 自然环境影响包括对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草原森林、陆生生物与水生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对城镇、耕地、房屋、交通、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人群健康以及重要的军事、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影响 二. 核查表法 定义: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通过核查在一张表上一一列出的识别方法,故亦称“列表清单法”,或“一览表法”。 核查表法虽是较早发展起来的方法,但现在还在普遍使用,并有多种形式。 核查表的形式 (1)简单型清单:仅是一个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表,不作其他说明,可作定性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 (2)描述型清单:比简单型清单多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 (3)分级型清单:在描述型清单基础上又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截表)——航电枢纽工程 某经济开发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第二节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的类型 数学模式方法 物理模拟方法 对比法与类比法 专业判断法(专家咨询法) 一. 预测方法的类型 二. 数学模式方法 灰箱模型(半经验、半理论):客观世界中的许多事物,人们对其已有相当了解,但对其变化机制的某些方面还未了解清楚。可首先根据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过程,建立起各种守恒或变化关系(白箱),而在某些了解还不清楚的方面设法参数化(黑箱),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统计关系确定参数数值。 环境预测的解析模式的质量: 1、模式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假设条件以及尺度分析 原型与模式在以上因素存在差异,是模式质量(误差)的主要决定因素(来源)。 三. 物理模拟方法 物理模拟方法: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直接模拟环境影响问题的方法通称为物理模拟方法,属实验物理学研究范畴。 最大特点:采用实物模型(非抽象模型)来进行预测。 方法的关键:原型与模型的相似(几何相似、运动相似、热力相似、动力相似)。 四. 对比法与类比法 对比法:通过对工程兴建前后,对某些环境因子影响机制及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类比法:即一个未来工程(或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个已知的相似工程兴建前后对环境的影响订正得到。 五. 专业判断法(专家咨询法) 最简单的咨询法是召开专家会议,通过组织专家讨论,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咨询,在此基础上作出预测。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咨询法是特尔斐法(Delphi)。 第三节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定义 指数法 矩阵法 图形叠置法 网络法 动态系统模拟法 一. 定义 所谓“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二. 指数法 环境现状评价中常采用能代表环境质量好坏的环境质量指数进行评价。具体有单因子指数评价、多因子指数评价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等方法。 三. 矩阵法 矩阵法将清单中所列内容,按其因果关系,系统加以排列。并把开发行为和受影响的环境要素组一个矩阵,在开发行为和环境影响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定量或半定量地说明拟议的工程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这类方法主要有相关矩阵法、迭代矩阵法两种。 三. 图形叠置法(手工叠图及计算机叠图) 准备一张画上项目的位置和要考虑影响评价的区域和轮廓基图的透明图片和另一份可能受影响的当地环境因素一览表,对每一种要评价的因素都要准备一张透明图片,每种因素受影响的程度可以用一种专门的黑白色码的阴影的深浅来表示。通过在透明图上的地区给出的特定的阴影,可以很容易地表影响程度。把各种色码的透明片叠置到基片图上就可看出一项工程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的综合影响差别由阴影的相对深度来表示。 案例图形叠置法在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图2 噪声敏感图 图3 方案1的噪声分布图 图4 方案1的噪声分布图和噪声敏感图的叠加效果图 四. 网络法 网络法可以鉴别和累积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网络法往往表示为树枝状,因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