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复习指导》(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1单元复习指导》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我国四大高原中,地势最高、气候最寒冷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2、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寒冷
B.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干旱地区多,湿润地区少
D.全年气温变化小,四季分明
3、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以下哪个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A.地球公转
B.四季变化
C.昼夜更替
D.海洋潮汐
4、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地次之
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大
C.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
D.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为主
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我国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多样,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D.我国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属于寒带季风气候
6、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充足
B.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C.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但人均水资源量充足
D.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量也不足
7、以下哪项地理现象属于自然地理现象?
A.河流改道
B.城市化进程
C.植被类型变化
D.经济发展
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气候、地形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B.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
C.根据民族分布,将我国划分为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四大民族地区
D.根据地理位置,将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七大地理区域
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
C.我国地理分区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D.我国地理分区中,青藏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10、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
B.黄河自北向南流,最终注入渤海
C.淮河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黄海
D.海河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渤海
11、我国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2、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主要的外向型经济城市?
A.上海
B.深圳
C.广州
D.北京
13、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河流冲刷形成的峡谷
B.植被的垂直分布
C.海水潮汐现象
D.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融化
14、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由固态、液态、气态组成
B.地壳、地幔、地核,由岩石、液态、气态组成
C.地壳、地幔、地核,由固态、液态、固态组成
D.地壳、地幔、地核,由岩石、液态、固态组成
1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类型最多、植被类型最丰富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B.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
C.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D.云贵高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分析比较以下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并说明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一:长江中下游平原
区域二:青藏高原
第二题:
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
假设我国某地区地形为山地和丘陵,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为复杂,请分析以下问题: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哪些?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因素,当地农民采取了哪些农业结构调整措施?
分析这些调整措施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1单元复习指导》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我国四大高原中,地势最高、气候最寒冷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我国地势最高的高原。由于其海拔高,气候寒冷,因此选择C选项。其他选项的高原虽然也有其特色,但不符合题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