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单元 复习指导》(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docx

发布:2024-11-09约8.1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单元复习指导》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地理信息系统中,GPS技术主要用于:

A.分析地形地貌

B.获取遥感图像

C.提供实时位置服务

D.测量地质断层

2、以下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

A.经济发展

B.社会进步

C.文化繁荣

D.环境友好

3、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了某些产业的地理位置

B.气候条件限制了农业种植的种类

C.地形障碍对交通建设没有影响

D.水源的丰缺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

4、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将普遍提高所有地区的农作物产量

B.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C.温度升高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周期

D.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农田无任何影响

5、题干: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西北地区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

B.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D.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全年低温少雨

6、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地形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C.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农业发达

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7、

题目:下列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描述中,哪一项不是地球特有的条件?

A、适宜的温度范围

B、液态水的存在

C、稳定的光照

D、适中的大气成分

8、

题目:东亚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综合描述为:

A、全年温暖湿润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题干】黄河流域中,下列哪个地貌特征与植被过度破坏、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A.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湖泊沼泽化

C.河西走廊的沙丘沙丘链

D.珠江三角洲的三角洲平原10、【题干】下列我国地理现象中,属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质现象是:

A.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

B.河流流水携带泥沙形成的三角洲

C.雨水侵蚀形成的溶洞

D.陆地板块运动形成的青藏高原

1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温度升高可能延长某些地区的生长季节。

B.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模式改变,影响农作物生长。

C.全球变暖将使得所有地区农业产量增加。

D.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洼地区的农业生产。

12、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下哪个选项表述最准确?

A.可持续发展仅关注经济的增长。

B.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C.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D.环境保护应当牺牲经济发展来实现。

13、【题目】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界线,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B.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C.西藏高原地区气候特点是高寒,全年降水量较少

D.黄河中游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14、【题目】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相对较小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D.我国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较高

15、关于遥感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用于天气和气候的监测B、不能识别地物类型

C、能监测大面积范围内的地物差异D、只能夜间工作

16、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关于碳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释放二氧化碳

C、化石燃料燃烧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海洋无法吸收二氧化碳,只能释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题目:某地区利用丰富的地形地貌特点,发展了攀岩、漂流、徒步等多种户外运动。分析该地区发展户外运动的优势条件。

第二题

题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地理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多样的国家,同样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本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于中国主要区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以及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的理解。

题目描述

1.请简述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主要环境变化,并提出至少三项应对措施。

2.分析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正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