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专用(教师版) 2.6气体状态参量 2.7气体实验定律(Ⅰ).docx

发布:2019-04-21约5.5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0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高二理科物理学科导学稿 主编人:高二备课组 定稿日期:2015年04月12日 编号 08 学校审批领导: 班级 姓名 【课题】 2.6气体状态参量 2.7气体实验定律(Ⅰ) 【重点问题聚焦】 1、描述气体状态有哪些参量?如何从微观上解释气体的压强? 2、气体状态参量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如何从微观上解释气体的实验定律? 2.6气体状态参量 【自主学习】 1、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物理量是_压强___、__体积__________和__温度_____.因气体分子可以_ 自由___移动,所以气体总要充满整个容器,一般情况下气体的体积__等于____容器的容积 2、体积国际单位是m3,常用单位还有 L 、 mL ;其中1 L= 1 1 dm3= 1000 cm3;1 mL= 1 cm3= 10-6 m3 3、温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微观意义: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 的标志,用符号 T 表示 3、两种温标分别是 摄氏 温标和 热力学 温度; 4、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 摄氏温度 ,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沸水的温度为 100 ℃,用符号 t 表示 5、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 热力学温度 ,表示符号为 T ,它的单位为 卡尔文 ,符号为 K .规定 -273.15 ℃为热力学温度的0 K.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0 K称为 绝对温度 ,是低温的极限 6、两种温度的关系式为 T=t+273.15K ,两种温标的零点 不同 ,但分度方法 相同 ,即ΔT=Δt 7、气体的压强用符号 P 表示,定义是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 压力 ,公式为 P=F/S ,它的单位是 帕斯卡 ,符号为 Pa ,其中1标准大气压等于是 760 mm高的水银液体产生的压强,即1 atm=76 cmHg= 1.013×105 Pa 8、【问题】 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 因为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 短暂 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就对器壁产生 持续 、 均匀 的压力.气体的压强等于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9、【问题】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微观因素:①气体分子的 密集程度 ;②气体分子的 平均动能 ; ①气体分子密度(即 单位 体积内气体分子的 数目 )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多,气体压强就越 大 ; ②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温度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 大 ,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可视作弹性碰撞)给器壁的冲力就大;从另一方面讲,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在单位时间里器壁受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就多,累计冲力就 大 ,气体压强就越 大 (1)宏观因素:①与 温度 有关;②与 体积 有关; ①与温度有关:在 体积 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 压强 越大; ②与体积有关:在 温度 不变情况下,体积越小,气体分子的密度越 大 ,气体的压强越 大 【注意】:(1)容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与重力无关.与液体压强不同,液体的压强由液体的重力产生,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而液体的压强消失. (2)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也不同,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且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合作探究】讨论与交流P40 【精讲释疑】 1、(双选)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23 ℃=250 K B.温度升高1℃,也就是温度升高1 K C.温度由t ℃升高到2t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t)K D.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都可能取负值 解析:由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式T=t+273 K可知,-23 ℃=250 K,A、 B正确;D中初态热力学温度为t+273 K,末态为2t+273 K,温度变化为t K,故D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0~-273 ℃,因绝对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C错误. 2.(单选)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 D ) A.气体的密度增大 B.气体的压强不变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