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墙体8.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砖的这种规格正好使砖的长:宽:厚=1:2:4(砖宽、砖厚包括了灰缝厚度)。用标准砖砌筑墙体时,灰缝厚度一般取10mm。正因为标准砖的尺寸有这个基本特征,砖墙组砌非常灵活。砖墙的厚度以砖块的长、宽、高作为基数,墙厚与砖规格的关系。 2.砂浆 砌筑墙体常用的砂浆有 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加水拌合而成,属水硬材料,强度高,但可塑性和保水性较差,适合砌筑潮湿环境下的砌体,如地下室、砖基础等; 石灰砂浆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由于石灰膏为塑性掺合料,所以石灰砂浆的可塑性很好,但它的强度较低,且属于气硬性材料,遇水强度即降低,所以适宜砌筑次要的民用建筑的地面以上的砌体; 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既有较高的强度,也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保水性,故民用建筑地面以上砌体中被广泛采用。 砂浆的强度也是以强度等级划分的,分为七级:M15、M10、M7.5、M5、M2.5、M1、M0.4。常用的砌筑砂浆是M1~M5几个级别,M5以上属于高强度砂浆。 砖墙的尺度包括: 墙体厚度、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等。 1.砖墙的厚度 砖墙的厚度视其在建筑物中的作用不同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同,如承重墙根据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确定,围护墙则需要考虑保温、隔热、隔声等要求来确定。 砖墙的厚度习惯上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 ,如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等。工程上以它们的标志尺寸来称呼,如12墙,24墙,37墙等。 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用标准砖砌筑墙体时,在工程实践中,常以砖宽度的倍数:(115mm+10mm=125mm)为基数来确定墙体各部分尺度,这与我国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模数1M=100mm不协调。 这是由于标准砖尺寸的确定时间要早于模数协调的确定时间。因此,在使用中必须注意标准砖的这一特征。 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而我国现行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基本模数为100mm。房屋的开间、进深、门窗洞口尺寸都采用了3M的倍数。一般门窗洞口宽、高的尺寸采用300mm的倍数,例如600mm、900mm、1200mm、1500mm、1800mm等。 这样,在一幢房屋中采用两种模数,必然会在设计、施工工作中出现不协调现象,必然会出现砍砖现象,而砍砖过多会影响砌体强度,也给施工带来麻烦。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调整灰缝的大小,灰缝的调整范围为8~12mm。 10.2.1 砖墙的组砌方式 实心砖墙的组砌方式 1.概念: 砖墙的组砌方式:是指砖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顺——指砖长与墙长方向一致 丁——指砖长与墙方向垂直 一皮砖——指一层砖 横缝——上下皮之间的水平灰缝, 竖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垂直缝。 2.组砌要求:上下皮错缝,内外搭接,丁砖和顺砖交替砌筑,灰缝横平竖直,灰浆饱满。 1.全顺式 :指每皮砖均为顺砖叠砌,砖的条面外露,上下皮错缝120mm ,适用于砌筑半砖墙。 2.一顺一丁式 丁砖和顺砖隔层砌筑,上下皮的灰缝错开60mm。这种砌筑方式的整体性好,适用于砌筑一砖以上的各种墙。 3.多顺一丁式 指多层顺砖和一层丁砖相间砌成,目前多采用三顺一丁式。 4.每皮丁顺相间式 又称沙包式,梅花丁式。这种砌式是指在一皮之内丁砖和顺砖相间,上下皮错缝砌成。其优点是墙面美观,但砌筑时费工,常用于不抹灰的清水墙。 5.两平一侧式 3/4砖厚的墙(18墙),是由两皮顺砖和一皮侧砖为一层交替砌筑而成。这种砌筑方式由于砖要侧砌(俗称斗砖),所以砌筑费工,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高. 6.一砖半墙砌式 8.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砖砌墙体由多种构件组成,为保证墙体的耐久性,满足各种构件的使用功能要求及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这就是砖墙的细部构造。 主要包括勒脚、墙身防潮层、散水、明沟、窗台、门窗过梁、墙身加固措施等内容。 1 勒脚 勒脚——外墙身外侧接近室外地面的部位。 勒脚的高度不低于500mm,一般为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之差,也有的为了立面造型的美观,将勒脚的高度提高到底层窗台。 勒脚的作用: 1.加固墙身,防止因外界各种机械性碰撞而使墙身受损; 2.保护近地墙身,避免受雨雪的直接侵蚀、受冻以至破坏; 3.对建筑立面处理产生一定的美观效果 勒脚常见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抹灰 在勒脚部位,抹20~30厚1:2或1:2.5的水泥砂浆,或作1:2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假石; 2.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