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发布:2017-08-25约小于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基本组成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一、基本组成 2.单色器 3. 样品室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3.双波长 请选择内容: * *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在320~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 (动画)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 ①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 ②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 ③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光栅; ④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 ⑤出射狭缝。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4. 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5. 结果显示记录系统 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 1.单光束 简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双光束 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仪器复杂,价格较高。 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λ1、λ2) 快束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而后到达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无需参比池。△?=1~2nm。两波长同时扫描即可获得导数光谱。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 显色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四节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第五节 有机合物紫外光谱解析 结束 *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