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可以达到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本文从教学理念、师资、学生等几个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7-21482-01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必须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双语教学”正是各类高校用来普遍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方法之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省高等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面向全校本、专科所有一年级新生,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笔者所申请的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网开发”获得南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资助。
在课题组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2 几点思考
2.1 教学理念
要正确地开展双语教学,首先要竖立正确的理念,正确理解推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包含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英语技能的提高两个方面。
很多执教人员认为双语教学就一定要全英文授课,整节课不允许出现一个汉字,这样的双语课堂对教师、学生都是一种负担:教师为了讲清楚一个难点,想方设法地查字典、查资料,咨询专业外语教师,结果还是没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本身就比较缺乏,还要被整节课地灌输英文单词,既要听懂教师讲的什么,又要理解教师讲的是什么含义,难度极大。所以笔者建议,在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在学期初,可以只用每节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采用英文讲授,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渐转至整节课都采用英文讲授。必须注意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英语学习辅助两部分,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只起辅助作用,所以不应一味追求纯英语表达,而应该从计算机知识讲述的实际出发,当讲授知识点难度较大或涉及专业词汇多,学生难于理解时,可以改用中文直接讲授。
2.2 双语教材
教材的选取对学生能否更好地接受双语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英文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应该通俗易懂,不晦涩,可以是以案例形式组织编写的,也可以是围绕各知识点展开编写的。建议各高校可以选择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均有此类教材的影印版出版。除计算机基础类专业英文教材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推荐1至2本“计算机英语”教材用以学生课后参阅,便于学生更好地读懂计算机专业教材。
2.3 教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的老师必须同时具备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的能力和使用双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地开展各专业各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这其中不乏优秀的精品课程,但也有部分属于鱼目混珠。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既要精通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又要能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讲述这些专业知识。就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师的水平来讲,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一般也都只是“哑巴英语”,真正能完全用英文表达自己思维的教师为数很少,所以优秀计算机双语教师的培养成了合格开展双语教学的敲门砖。
2.4 学生
学生是知识的授体,在培养了合格的计算机双语教师后,还应该选择合适的学生进行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课程,而目前我省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由此可知一般接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学生英语基础都不是太好。要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可以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或一类本科的学生先进行教学试点,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计划、授课手段,然后再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另外一种方式是在新生进校报到时,先进行英文水平测试(目前我校已经进行了这一测试,用于大外的分班分级教学),然后挑选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教学试点。
学生英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我们在大规模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严格针对学生的英文水平,一定杜绝用双语教学还不如单纯用汉语教学效果好的情况出现。要更好地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可以适当增加该课程的讲授课时,可以在讲授初期增加计算机英语部分的内容,提高学生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