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pdf

发布:2024-08-13约1.68万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

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

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

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

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

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

次分类。

5.复习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

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

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

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

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

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大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2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中

发现: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

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

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

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

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

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

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

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

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

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大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3

活动内容:多角度分类

活动目标:

1.能关注物体的多种特征,对同一种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2.能用简单的标志记录并表述自己的多种分类方法。

3.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简单的分类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分类的图片、实物,大小篮子;

人手一份分类板、记录单、笔。

3.活动前,安排好幼儿的穿着。

活动过程:

一、以“小兔搬家”引入活动

1.结合PPT,教师引入:今天小兔搬家,家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请

小朋友来帮它整理整理

2.引导幼儿观察杯子的不同。

二、分杯子,学习多角度分类

1.提出多角度分类的任务

师:要把杯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有很多种分法,请小朋友去

分一分。

2.出示并介绍分类板和记录单,启发幼儿记录。

师:每分一次,就记一次,要将自己分的方法用标记表示出来;

放回篮子,用另一种方法再分,再记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