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4.3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1(人教版必修1).ppt

发布:2016-11-22约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了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它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位国家元首说过:当前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除核战争之外的最大危险。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曾作过一次民意测验,测验的结果是公众认为当今的环境恶化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最近据专家估算,中国目前每年由于环境污染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亿元,相当于60个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6000 臭氧层空洞 酸雨 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 被酸雨腐蚀的森林 酸雨漫画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1.存在 游离态: 化合态: 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 2.物理性质:黄色晶体(俗称硫磺),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 FeS2 黄铁矿 黄铜矿 CuFeS2 石膏(CaSO4.2H2O) 芒硝(Na2SO4.10H2O) 火山喷口处的硫 3.化学性质: 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硫在氧气中燃烧 (2)还原性 点燃  S + O2 === SO2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氧化性 S+Fe = FeS 2Cu+S = Cu2S △ △ SO2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漂白性: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黄”银耳“变”成了“白”银耳。 → 加工后 二、二氧化硫 2、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亚硫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a.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向两个方向进行。 b.符号为“ ”,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 c.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不属于可逆反应? √ A.2NO2 N2O4 B.2H2+O2 2H2O C.SO2+ H2O H2SO3 D.CO2+ H2O H2CO3 点燃 电解 1 2NaOH+SO2=Na2SO3 +H2O CaO+SO2=CaSO3 Ca(OH)2+SO2(少量)=CaSO3 ↓ +H2O 【思考】1、怎样区别SO2与CO2? 请写出SO2与氧化钙、氢氧化钠、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品红溶液 SO2 + NaHCO3 = NaHSO3 +CO2 用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SO2。 2、怎样除去CO2中的SO2? S S S(SO2) S -2 0 +4 +6 二氧化硫的化合价分析: 作还原剂 作氧化剂 加还原剂 如H2S等 加氧化剂 如O2、Cl2、Br2、KMnO4、HNO3等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从氧化还原角度 现象分析: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氧化,从而使它们的溶液褪色;它也具有弱氧化性,可将H2S氧化成单质S。 2KMnO4+5SO2+2H2O=K2SO4 +2MnSO4+2H2SO4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2H2S =3S↓+ 2H2O SO2 + 2H2O+ 2FeCl3 = 2HCl+ 2FeCl2 + H2SO4 原因: SO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与SO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 不同。前者体现SO2的还原性,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后者体现其漂白性,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 物质 氯水 SO2 木炭 原理 实质 效果 范围 氯水中的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变化) 永久性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褪色。 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变化) 暂时性 可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将有色物质的分子吸附在其表面 物理吸附 (物理变化) 暂时性 可吸附某些有色物质的分子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