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万用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万用表检测电阻阻值 教材版本:《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电工类一体化精品教材 教学背景分析 (一) 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要达到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器,以及对照明线路进行检测的目标 (二) 教学内容分析与选择 课题前的内容为万用表的组成,课题后的内容为电压、电流的检测,本课题的学习建立在前一个课题基础之上,同时为后续物理量的测量做了铺垫。 (三) 学生情况分析 该班同学普遍乐于实践,理论基础较差,需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理论的理解,强化实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i.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 ii. 教学难点 欧姆表的测量原理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 教学资源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及配套光盘、MF47型万用表、电阻若干。(二) 主要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 教法:问题引导法、课堂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理论授课环节(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观察方法,难点) 1.上课 教师首先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意义、要求(大约两分钟时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 2. 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设问一:万用表欧姆刻线与其它刻线的区别?(经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反偏、不均匀的特性,顺水推舟) 设问二:万用表欧姆刻线为什么存在这种特性?(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 3.阅读讲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根据特性思考问题二,进而引出本节课的难点 欧姆表的刻线原理 难点突破:采用图解与图表形式 欧姆表是测量电阻的仪表。右图的欧姆表的测量原理图。虚线方框内是欧姆表的内部结构(简化),它包含表头G、直流电源E(常用干电池)及电阻R?(调零电阻及其它如保护电阻等的总电阻);当被测电阻Rx接入 电路后,通过表头的电流 I=E/ (R?+r +RG+ Rx)其中ε为干电池两端的电压(测量时基本不 变)。由上式可知,对给定的欧姆表,I与Rx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由表头指针的位置可以知道Rx的大小。为了读数方便,可以事先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欧姆值 实践授课环节(采用课堂演示、分组练习方法,重点内容) 1 课堂演示(形象直观,使问题简单明了) (1)、选用欧姆挡 选用欧姆挡选用欧姆挡选用欧姆挡 万用电表不论是测电流还是测电压和电阻,都是共用一块电流表头。当需要测量电阻时,首先把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范围内,一般有×1,×10,×100,×1000几个挡位。 (2)、消除零误差 测量之前若表针不指在零位,就会使读数含有零误差。利用万用电表测电阻要调整两个零位。 1.调整机械零位 万用电表有两只表笔,一只红表笔,一只黑表笔,红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中,黑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中。调整机械零位时,首先让两表笔断开,若表针不停在表盘左端的零位置,则应用螺丝刀旋动表盘下面的定位螺丝O,通过表内螺旋弹簧把指针调到机械零位。 2.调整阻值零位 把两只表笔接触,即短路,相当两只表笔之间的电阻为零,此时表针应停在表盘右端“0Ω”阻值处,这时电流最大。但是由于电池已经使用过,使得表笔短路时,指针一般不在电阻值的零位处,这时可旋动调零旋钮Q,使指针指在零欧姆处。 (3)、选择倍率 利用万用电表测电阻,为了便于准确地读数,要尽可能使表针指在表盘中间部位,所以需要恰当地选择倍率挡。例如,在测R1=50Ω的电阻时,应选“×1”挡,使表针在表盘中部附近偏转。如果选用“×10”挡,则表盘读数扩大10倍,这将使表针偏到表盘靠右的部位,读数就难以准确。一般情况下,可以这样选择合适的倍率,将待测电阻尼RX值的数量级除以10,所得的商就是应选的倍率。例如测RX=510kΩ的电阻,RX的数量级是100k,(RX=5.1×100k),所以宜选“×10k”的倍率。如果万用电表无×10k倍率挡,则可选最接近的挡。 如果事先不知道电阻的阻值,可以试探着选择倍率挡,什么时候使表针能指在表盘的中部附近,此时的倍率挡就是比较合适的。 (4)、读数 RX=表盘读数*倍率 2、分组练习 (1)强调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2)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自解决问题能力) 阶段一 每组分发一个电阻,逐个进行测试,得出不一样结果,再次阅读教材,找出问题所在。(部分同学可以独自找到问题所在,部分同学需要教师的再次指导) 阶段二 分发若干电阻,同学逐个测试,预计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再次纠错 阶段三 开展组与组的测试竞赛 3、小结(与理论呼应,深化理论的理解) 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先切断电源,切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