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工程结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工程结构 课程代码:04619(理论)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的目标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建筑工程结构配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建筑工程结构构件的受力特征和构件配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本课程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及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理
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和受拉构件的计算
掌握楼盖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单向板肋梁楼盖和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
理解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的基本构成
理解多层和高层房屋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
掌握砌体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结构构件计算的基本原理
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
理解钢结构材料及其受力特征和构件计算
理解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运用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对结构构件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结构构件的截面大小和配筋。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学习应遵循从抽象中总结具体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本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
后续课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学习目的
本章是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也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缺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混凝土中配置钢筋的目的;掌握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理解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优缺点;对建筑结构的适用范围有所了解,为今后做结构设计、结构选型打下基础。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建筑结构的一般概念(次重点)
识记:构筑物的概念、组成
理解:建筑结构的分类和受力特点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概念及其优缺点(重点)
识记:混凝土结构的概念、砌体结构的概念、钢结构的概念,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
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砌体结构的优缺点、钢结构的优缺点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学习目的
本章是结构构件计算理论和原理的基础。本章着重介绍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变形性能和二者共同工作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是:钢筋与混凝土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是非均质的,它与均质弹性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很大的不同,二者共同工作的内涵。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与均质弹性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存在的差异;理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掌握一次单轴短期加载的变形性能;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理解钢筋品种、级别和使用范围;掌握有明显屈服点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以及钢筋强度设计值的依据;了解钢筋冷加工的目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保证可靠粘结和锚固的构造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重点)
1、混凝土的强度
识记: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力学含义
理解: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表达式
运用: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的关系
2、混凝土的变形
识记:混凝土的变形种类,混凝土单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的原点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切线模量以及混凝土徐变的含义
理解:混凝土单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变形趋势和曲线图,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的力学特性和表达式;混凝土的原点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切线模量的表达式和力学原理;影响徐变的因素;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因素。
运用:利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基本原理,求取某一混凝土构件的弹性模量,会求取混凝土构件的原点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切线模量
(二)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重点)
1、钢筋的品种
识记:建筑结构中常用的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的化学成分和组成以及表示方法
理解: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各种钢筋的用途和特征,理解钢筋的符号和等级
掌握:建筑结构常用钢筋的表示方法和符号的含义
运用:会用符号表示建筑结构钢筋
2、钢筋的强度和变形
识记:钢筋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分类;钢筋屈服点的含义;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钢筋冷拉的内涵和原理,钢筋冷拔的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