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护理幻灯片.ppt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护理;第二节贫血患者护理;第二节贫血患者护理;概述;1.贫血:最常见症状
概念: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Hb、RBC、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低限
分度:轻度:<正常值低限
中度:<90g/L
重度:<60g/L;2.标准
男性:Hb120g/L
RBC4.0×1012/L
40%
女性:Hb110g/L
RBC3.5×1012/L
35%;贫血患者的护理(2);3.病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
造血微环境受损
慢性肾衰;3.病因
红细胞破坏过多
内在缺陷
红细胞膜异常: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地中海贫血
外在原因:理化因素、药物、感染、免疫因素
;3.病因
失血
急性:创伤、血管破裂、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慢性:痔、月经过多、溃疡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分类
正常细胞性:急性失血、再障、溶贫
大细胞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缺铁、地中海贫血
;5.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最突出
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
;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贫血中最常见类型
1.概念
体内用来合成Hb的贮存铁缺乏使Hb合成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流病特点:儿童、育龄妇女多见;3.铁的代谢
;3.铁的代谢
来源
再利用:红细胞衰老后释放
食物:1~1.5mg/day;瘦肉、蛋黄、肝、
海带、香菇、绿叶蔬菜,含量最少:牛奶
吸收:十二指肠、空肠上端;4.病因
慢性失血:最常见、最主要
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切除
;1.健康史
慢性失血
胃肠道疾病
饮食习惯
寄生虫病
;2.身体状况
皮肤、黏膜:苍白、干燥、无光泽、口角炎、舌炎
甲床:变平、薄脆、反甲、匙状甲
神经精神症状:烦躁易怒、头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3.心理社会状况
活动耐力下降、情绪不稳定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RBC↓、小细胞、低色素、RBC淡染区扩大
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骨髓细胞外铁消失-可靠依据(骨髓铁染色阴性)
生化: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反映贮存铁水平
总铁结合力↑
;1.病因治疗:最关键
2.补充铁剂:首选口服
3.含铁丰富的食物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知识缺乏
;1.休息与活动:适当
2.饮食指导
铁、VitC含量丰富食品
克服偏食习惯
;3.用药护理
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饭后服用
摄入维生素C丰富饮食
避免同时饮浓茶、咖啡、牛奶
服用铁剂使大便变黑
以吸管服用液体铁剂以免牙齿染色
;(五)护理措施;3.用药护理
疗效观察
网织红细胞:1周达高峰
Hb:2周后开始上升,2月后恢复正常
继续服药3~6月,补充贮存铁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1.病因
药物:氯霉素、化疗药
化学:苯及其衍生物
电离辐射
病毒感染;2.临床特点
进行性贫血
出血
反复感染;1.健康史
职业
用药
病毒感染
;2.身体状况
慢性:预后较好
贫血:首发
出血:较轻
感染:呼吸道
急性
出血与感染为主,伴进行性贫血
感染常难以控制:败血症
常见死因:颅内出血
;3.辅助检查
血常规
全血细胞减少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骨髓象
增生低下;4.心理-社会状况
情绪低落、恐惧
雄激素-女性男性化而烦恼
骨髓移植-希望获得多方支持;1.病因治疗
2.预防和控制感染
3.药物
慢性:雄激素
急性:免疫抑制剂(ATG/ALG)
激素、环孢素、丙球
4.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再障
;有感染的危险
组织完整性受损
活动无耐力
自我形象紊乱
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1.合理安排休息与饮食
重度贫血:卧床
2.预防出血/出血护理:糖皮质激素
皮肤
防外伤,高热者禁用酒精降温
避免注射
;2.预防出血/出血护理:糖皮质激素
鼻出血
压迫鼻腔、冷敷前额
口腔牙龈出血
清洁口腔
避免坚硬食物
外敷止血药
;2.预防出血/出血护理:糖皮质激素
观察病情
血小板<20×109/L:绝对卧床
颅内出血:突发视力模糊、头痛、头晕、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
;2.预防出血/出血护理:糖皮质激素
颅内出血护理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保持气道通畅、吸氧
头部置冰袋或冰帽
建立静脉通路(20%甘露醇、地塞米松)
;3.预防感染
防护
粒细胞0.5×109/L-保护性隔离
观察体温
;4.用药护理
急性:过敏反应
慢性:雄激素(3~6月后起效)
不良反应:肝损害、女性男性化、局部硬结
护理
5.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造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