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院感 张老师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院内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的预防 医院感染的监测指系统地连续观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和分布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其目的是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以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院环境中特殊人群的健康 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 紫外线 远红外线 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 喷洒、喷雾 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 1、发生皮肤及粘膜暴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2、溅入口腔、眼睛暴露等部位,用流动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3、利器刺伤或割伤,在伤口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大量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后用0.5%碘伏、75%的酒精消毒伤口,必要时进行包扎。?4、报告科室领导及院感办公室。?5、填写针刺伤报告表,报告内容详见报告表。? 护士职业防护现状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发生比率较高,一项调查表明过去的一年80%以上的护士有过1次以上锐器刺伤。减少职业感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减少医护人员利器刺伤的发生。 易被刺伤的情况: 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治疗 抢救、手术后器械清洗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工作中的不规范 手卫生与院内感染 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 .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外源性医院内感染中,经手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性感染占首位; 洗手在预防院内感染的各类措施中最简单、有效; 手卫生与院内感染 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NI。(感染率) 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 手卫生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在减少院内感染方面的投入产出比较高。 手卫生与院内感染 如果医生、护士不注意手卫生会发生什么呢?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现状 尽管手卫生可以去除手部的细菌,然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根据国内34篇有关医院手卫生的研究,医护人员对手卫生指南的依从性在5%——81%之间,平均为40%。 手是污染传播的帮凶!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基本要求: 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合格的洗手设施 非手触式水笼头 洗手液 干手纸巾 速干手消毒剂 必要的提示 干手措施 手卫生现状 手卫生现状 用手套来取代洗手 虽然手套有提供屏障之效,但并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穿透性。手套在隔绝细菌与病毒上的功能有限。 手套带给医护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或在脱手套时污染双手。 手卫生消毒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卫生现状 2011年12月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对全市8家医疗机构进行的手卫生监测,共抽查医护人员手20份,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