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1点经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8
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点经验
刚才在宁妈的贴子里看到了一位妈妈在询问小孩中耳炎的情况,想着自己和孩子和分泌性中耳炎抗争了一年半时间,写一些体会与经验吧,希望能给需要的妈妈提供一点帮助和参考。 我儿子在两岁多时得过一次急性中耳炎,当时吃了消炎药,第二周复查后就好了。三岁多时,急性中耳炎再次复发,送到医院后,医生开的也是消炎药,因为第一次中耳炎很快就好了,所以第二次急性中耳炎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孩子吃药后耳朵不疼了,我仍然送他上幼儿园。没想到,就是这次中耳炎没有好利落,为我们日后留下了极大的麻烦。接下来的第二周和三周,孩子连续两次耳朵疼,从来没有输过液的儿子,因为第三次中耳炎疼痛,在儿研所挂上了吊瓶。输了三天液后,耳朵情况好转,但这次却发现耳膜轻微内陷。医生建议去儿童医院做一下听力检查。而我当时感觉孩子听力非常好,就没有带孩子去,这一次的无知与忽视,又为日后的留下了隐患。
当时医生说耳膜内陷,会慢慢恢复,对听力也不会有影响,但没有说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当时我对分泌性中耳炎一无所知,以为耳朵已经彻底好了。就带着孩子回家。 过了半个月,我突然发现孩子的听力有点问题了,很多时候和他说话,他都会让我重复,总是问:什么什么?看到这个情况,我赶紧上网查,这才了解到分泌性中耳炎。当时是越看越害怕,第二天,赶紧带孩子去同仁医院看耳科,当时挂的是普通号,大夫让查声阻抗。结果出来后,双耳显示有负压都是一百多,声阻抗呈C型,大夫说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而我们当时在儿研所检查时,也查了腺样体,稍微有点大,但应该不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同仁医院的大夫给我们开了仙露贝和内舒拿,让回去用一到两周,然后再来复查。 一周以后,再去同仁复查,因为了解到分泌性中耳炎的严重后果,这次我们是挂的同仁耳科排名第二的专家。去了之后,还是耳膜内陷,声阻抗没有变化,呈C型。专家二话没说,建议动手术。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说回去想想再决定吧。也没有问在此其间用什么药,就稀里糊涂的回来了。
又过了一周,去同仁医院挂了一位专家号,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专家,查了声阻抗,还是没有恢复的迹象,于是预约了游戏测听力,当时其实我感觉儿子的听力已经恢复了,但为了放心还是测了。一周后拿结果听力非常好,全在20分贝以内,看到听力没有问题,我稍稍松了一口气。为了保险起见,我又决定去挂同仁耳科最好的大夫,老公三点多起床,到医院排队,就是为了抢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号。事实上,事后表名,最好的大夫也不一定有最好治疗方法。那个大夫据说很权威,当时给我儿子看时,两三个实习大夫围在身边旁听。专家查看了声阻抗(还是C型,这时距第一次查声阻抗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和听力结果,说我儿子耳膜增厚,声阻抗没有好转,需要手术,就是切除腺样体和耳膜置管。又是要手术,在专家面前,我失去了判断,当时就同意了。然后去办理入院。去办理入院时,却被告知没有床位,让我回家等通知,也幸好这个没有床位,让我们躲过了动手术这一劫。
在回家等了一周后,医院依然没有通知我们去办理入院。我们又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没想儿童医院人满为患,没有挂上号。回来之后,我老公接到一个同学电话,聊到了这我儿子的这事,没想她告诉我们她老公的姐姐就是儿童医院耳鼻喉大夫,这真是一个大好的消息。第二天,在同学的介绍下,我们直奔儿童医院,找到了刘大夫。也是做了声阻抗与听力测视,这时候显示声阻抗还是C,听力没有问题。刘大夫建议保守治疗,先吃药,注意不让孩子感冒,一个月后再复查。
我儿子也得过一次分泌性中耳炎,是鼻炎引起的。大概一个月才好。
当时我询问了刘大夫一个情况,那就是耳膜增厚和内陷怎么办?会不会恢复过来?她说不太好恢复,但耳膜也不会无限的增厚,内陷也只是一种症状,只要不影响听力就好。 一个月后再次到儿童医院复查,这次结果很好,有一只耳朵的声阻抗恢复到A,另一只还是C,但负压已相对减低。做声阻抗的大夫也说C型其实没大关系,慢慢的会恢复过来,注意别发展到B型就好。刘大夫看了结果后,让停药,还是要注意别感冒。我是千恩万谢满心欢喜的带着孩子回家了。
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感冒简直是比登天还难,而这个分泌性中耳炎,只要有一点感冒迹象,哪怕是流一点点鼻涕,也会引起复发。在此次检查后不到一个月,儿子感冒了,流了一点鼻涕,说耳朵嗡嗡响。当时听儿子这么一说,我的心就往下一沉,感觉情况不妙,就带孩子去了医院。结果确实不好,声阻抗一下子又到了C。这真是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前面的治疗前功尽弃,大夫给开了消炎药,还接着继续吃仙露贝和喷内舒拿。吃了消炎药后,耳朵很快不响了。几周后复查,声阻抗仍然是C,但听力没有问题。因为经过这近半年的检查治疗,我也放心了很多,就带孩子回家继续保守治疗。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我基本一个月带孩子去复查一次声阻抗和听力。查声阻抗的大夫都认识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