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2-13约9.3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发展壮

大团体标准的有关要求,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落

实国家关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满足生产企业和下游

用户对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产品标准的实际需求,提出《高碳铬

轴承钢锻制钢棒》团体标准制定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提出并归口。由张家港广大特材股

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起草,并共同参与前期研究、

调研和标准的编制、修改、技术数据验证以及标准推广等工作。

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对大规格轴承钢而言,由于普遍采用锻造成型工艺,锻造对组

织均匀性的影响十分关键,锻造后轴承钢的金相组织、低倍、脱碳

层、碳化物不均匀性等都会对轴承钢的耐磨性造成重要影响,对锻

造成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锻造轴承钢的表面质量、

尺寸外形精度等,也会对下游用户的机械加工效率和经济型产生重

要影响,对锻造轴承钢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现有轴承钢国家标准GB/T18254《高碳铬轴承钢》、GB/T

32959《高碳铬轴承钢大型锻制钢棒》。其中GB/T18254对高碳铬轴

承钢热轧材、锻材、冷拉材等各类成型工艺的共性要求进行了规定,

未专门体现锻制轴承钢的特殊要求,同时其脱碳层、碳化物不均匀

1

性的要求仅包含直径150mm以下的锻制轴承钢。GB/T32959虽然

为锻制轴承钢专用标准,但是其适用的公称直径范围

400mm~1000mm。国家标准对公称直径150mm~400mm的高碳铬锻

制轴承钢出现了标准空白,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应用对该规格产品标

准的需要。

因此,建议根据实际生产应用规格尺寸,制定专门用于指导锻

制轴承钢生产采购的团体标准,填补现行国家标准空白,促进锻制

轴承钢产品的专业化发展和质量提升。

三、标准编制过程

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共

同承担了《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共同组

建了该团体标准起草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并开展工作。在

《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标准制定过程中,起草小组认真查阅有

关资料、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结合国内外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生

产情况,产品下游用户对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的性能要求,进行

本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

主要编制过程如下:

2020年6月,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

简称团标委)秘书处给各位委员发出团体标准立项函审单。到立项

函审截止日期,没有委员提出不同意见。

2020年7月,团标委正式下达《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团体

标准立项计划(2020年第五批)。团体标准立项后,张家港广大特材

2

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相关人员组成了标准起草组,

提出了标准编制计划和任务分工,并开始标准编制工作。

2020年7月~2021年4月:进行了起草标准的调研、问题分析

和相关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完成了标准制定提纲、标准草案。

2021年5月:召开标准启动会,围绕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并

按照与会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

2021年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发出征求意见。

2021年月:完成征求意见处理、形成标准送审稿。

2021年月:完成该标准审定会,根据审定意见修改。

2021年月:完成标准报批稿,上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审批。

四、标准编制原则

一是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原则。力争达到“科学、合理、先进、

实用”。二是实践标准供给侧改革的原则。争取实现团体标准的“及

时性”、“先进性”和“市场性”的要求。三是技术创新的原则。在

与国家标准体系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在标准结构、内容及主要技术

指标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在标准中充分体现新产品的技术特点。

五、主要技术内容

(一)标准编写格式

本文件内容符合GB/T1.1-2020的规定。

本文件规定了高碳铬轴承钢锻制钢棒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

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二)关于适用范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