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程改革理念
⑴教师观
(1.1)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1.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3)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个体性群体性
2.学生观
(2.1)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2.2)现代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教学观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④教学更为关注的是人而不只是学科
评价观
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实践。把评价看成是一个体系,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指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其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课程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游离于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有专家、教研部门编写、提供,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称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中发挥主题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在开放的时代,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体验,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生不同的探索经历,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2、师生关系
(2.1)两种对立的师生关系观点:①教师中心论②儿童中心论(2.2)师生关系的类型
①专制型: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学责任强,但不讲求方式方法,不注意听取学生的意愿和与学生协作;学生对教师只能惟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是被动的。师生交往一般缺乏情感因素,难以形成互尊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甚至会因教师的专断粗暴、简单随意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憎恶甚至对抗,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②放任型: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缺乏责任心、爱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任其自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怀疑、失望,对教师的人格议论、轻视。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失控,教学效果差。
③民主型: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民主型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养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2.3)师生关系的作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④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2.4)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①尊师爱生②民主平等③教学相长④心理相容
3、教师的职业素养(其实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属于教师观的范畴,但其内容太丰富,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讨论)
(3.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治教,严谨执教;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②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热爱学生教师要做到,首先;理智的爱,不偏爱、不溺爱。其次;无私的爱,一视同仁。最后;爱与要求相结合。
③团结协作
教师与各科教师、学校教职工、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老师保持沟通交流;教师与家长,与社会团体保持沟通,共同完成培养人的工作,教师要做到,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④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由教师的主体性、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决定的。因此,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