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戴美丽草帽的土星》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docx
《10戴美丽草帽的土星》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10戴美丽草帽的土星》旨在通过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的电脑操作技能,结合美术创作,制作个性化的土星和草帽图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基础的图像编辑技巧,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同时锻炼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10戴美丽草帽的土星》的学习,学生将提升以下方面的核心素养:
1.信息素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作,掌握基本的图像编辑技巧,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和运用能力。
2.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土星和草帽图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3.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图像编辑技巧和电脑操作,具体包括:
-图像的选择与插入:通过课本中的示例,教会学生如何从电脑中选择并插入土星和草帽的图片。
-图像的调整与美化:例如,如何调整图像大小、位置,以及如何使用工具栏中的颜色、滤镜等功能对图像进行美化。
-图像的保存与导出:指导学生正确保存和导出编辑后的图像,确保作品能够完整呈现。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图像编辑工具的使用:学生可能对图像编辑工具的操作不熟悉,如选择工具、画笔工具等。例如,如何使用选择工具准确选取土星的图像,以及如何使用画笔工具为草帽添加装饰。
-颜色搭配与审美:学生在选择颜色搭配时可能缺乏审美经验,难以搭配出和谐美观的作品。例如,如何选择与土星和草帽相协调的颜色,以及如何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
-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习惯于模仿示例,缺乏独立创作的能力。例如,如何在保持土星和草帽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的元素,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四、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图像编辑软件(如Paint或Photoshop简易版)
-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白板
-课程平台:校园内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教学PPT、课本示例图片、学生作品模板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互动讨论、实时反馈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土星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行星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一个戴着美丽草帽的土星,大家准备好了吗?”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教师使用PPT展示图像编辑软件的界面,并逐一介绍工具栏中的基本功能。
-教师演示如何选择和插入土星和草帽的图片,并调整它们的大小和位置。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颜色和滤镜工具对图片进行美化,并强调颜色搭配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如何保存和导出编辑后的图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一步骤。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电脑和图像编辑软件,按照教师刚才的演示步骤,尝试制作自己的土星和草帽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建议。
-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4.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在制作土星和草帽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总结并强调关键点。
-教师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如果让你为土星设计一个新的装饰品,你们会设计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创意,教师鼓励并引导他们如何在作品中实现这些创意。
5.创新环节(用时5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挑战性的任务:“现在请大家尝试给土星添加一个动态效果,比如旋转或闪烁。”
-学生尝试使用动画工具给土星添加动态效果,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生展示他们的动态土星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6.总结与反思(用时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反思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教师提醒学生保存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在家里继续探索图像编辑的更多功能。
-教师结束本节课,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期待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像编辑高级技巧:介绍图层概念、蒙版使用、路径工具等高级图像编辑技巧。
-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