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1.ppt

发布:2018-02-24约2.18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简介:《二氧化碳的性质》选自:《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C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与石灰水反应的探究 三、教法分析 实验探究法: 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CO2的性质。 问题讨论法: 讲解法: 多媒体辅助法:多媒体动画生动有趣地引入课题 归纳法: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四、学法分析 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用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对新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理解和应用。 实验探究三  3、实验求证: 七、板书设计 * 党峪镇中学 赵英杰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实验探究一:认识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及溶解性 实验方案: 1、老师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CO2气体,让学生探究它的物理性质 2、往塑料瓶内倒入约三分之一瓶水,振荡 结 论 实验 现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五、 教学过程分析 塑料瓶变瘪 小结: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二: 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方案: 分别取适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水和烧杯中的蒸馏水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结 论 塑料瓶中蒸馏水变红 实验 现象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发现问题:CO2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提出假设: H2O?CO2?或者是CO2与H2O生成的一种新物质呢? 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 CO2 CO2 实验三 结论 现象 第四次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紫花变红色 紫花不变色 紫花不变色 紫花变红色 CO2+H2O=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 + H2O = H2CO3 但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 + CO2↑ 实验探究四: 实验方案: 向图示的烧杯里倾倒CO2。 结 论 实验 现象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然后是上层的蜡烛也熄灭 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燃烧。2.密度比空气大 我能解开“屠狗洞”之谜!! 我能顺利逃离“火海”!! 实验探究五: 实验方案: 向二氧化碳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分析: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H2O 小结: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 + 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CO2+Ca(OH)2=CaCO3↓+H2O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菜窖中含有大量的什么气体?是由于菜窖中的蔬菜在进行什么作用是产生的? 2、在进入菜窖或久未开启的深井前该怎么做? 为了使用石灰浆(主要含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常会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1、为什么要放炭火盆? 2、为什么炭火盆刚放进去时墙壁不但没有干,反而“冒汗”? CO2+Ca(OH)2=CaCO3↓+H2O 我会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我会应用二氧化碳的性质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将CO2通入水中 (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