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基础要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学基础 要点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地理科学201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013 任课老师:姜华根1. 地图基本特征地理信息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运用2.数学法则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坐标(高程)系统和比例尺,可量测。3.地图功能地图信息载体、参与地图信息传递、模拟客观实际、对时空认知4.地图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大区或省、市、县)地图;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3)按地图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2维)和立体地图(3维)。(5)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6)按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外文地图、各少数民族文字地图、盲文(可触摸)地图。(7)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8)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图、地图集。5.我国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从前苏联引进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为参考椭球建立的,起点在北京附近。1956黄海高程系:采用青岛验潮观测记录,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在青岛观象山埋设永久性的水准原点,以青岛验潮站平均海平面为零点。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在全国范围内选了约2000个点,进行天文测量和重力测量,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大地原点选在我国的几何中心(西安市泾阳县永乐镇)。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8年1月1日正式启用,采用1952年1980年验潮数据,平均海平面高出0.029m,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m。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务院批准,2008年7月1日启用。6.控制测量意义(1)统一坐标系和高程系(2)统一精度标准(3)提高工作效率7.地球仪上经纬网特征长度特征:(1)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纬度愈高其长度愈短,极点为0;(2)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3)所有经线长度相等;(4)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相差不大 (在正球体上完全相等,在椭球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长)。球面梯形面积特征:(1)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球面梯形面积相等;(2)同一经度带内,纬度愈高球面梯形面积愈小。经纬线的相交(角度)关系:经线与纬线处处都是正交。8.地图投影变形球面经纬网经过投影后,几何特征受到扭曲,产生了地图投影变形。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面积变形。10.长度比与长度变形长度比: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与原有长度比值。地图上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的不同方向长度比不一样。特定方向长度比:最大长度比、最小长度比;经线长度比、纬线长度比。投影后经纬线仍为正交关系,经线长度比和纬线长度比就是最大长度比和最小长度比。长度变形:指长度比与1的差值,公式:11.角度变形角度变形:任意两条方向线夹角与投影后角度之差。最大角度变形:不同方向线所构成的角度产生变形不同。1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面积比P:微分圆投影后面积比值。投影后经纬线正交,最大长度比与最小长度比即为经线长度比与纬线长度比,故:。点的位置(经纬度)不同面积比也不同。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的差值,用公式表示:13.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分类按变形性质分: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1)等角投影:投影面上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与球面上对应的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相等。球面上小范围内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形状不变。等角投影也称相似投影或正形投影。(2)等积投影:地球椭球面上的面状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面积不变。以破坏图形的相似性来保持面积上的相等,角度变形大。(3)任意投影:既不等角也不等积,长度、角度、面积三种变形同时存在。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而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4)等距投影:保持变形椭圆主方向中某一个长度比等于1,可用于对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都不太大的一般参考图和中小学教学用图。14.投影选择依据(1)制图区域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内容;(4)出版方式。15.地图投影变换资料地图与新编地图之间投影不一致。将资料地图投影,通过变换成新编地图的投影网格。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学模型:、变换方法:解析变换法、数值变换法。16.地图比例尺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尺度称作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含义: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通常称为地图主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表示形式: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说明比例尺)、图解比例尺。17.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将数据压缩、增加、保留主要特征;或对数据的使用进行取舍,以期适用于符号化和地图作业。当数据具有随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