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2_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 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第 2 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第1节 地球体
第2节 大地测量系统
第3节 地图投影
第4节 地图比例尺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本章要点
1.掌握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GPS、比例尺、地图投影的概念。
2.认识地图投影的方法、过程、地图投影变形和地图投影选择。
3.了解主要地图投影类型、变形分布规律及用途。
4.一般了解地图投影判别
§1 地球体
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地球体的量度
地球体的物理表面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
地理坐标
天文经纬度
大地经纬度
地心经纬度
预习提纲
地球体的大致形状;
描述地球体的方式;
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椭球体的概念以及特点;
为什么存在多个参考椭球体体系?
地理坐标系统中经纬度的种类?
天文经纬度的定义?
大地经纬度的定义?(法截面、子午圈截面、卯酉圈截面);
地心经纬度的定义?(地心、参心);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公元前3世纪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地是个球体。
埃拉托色尼对地球大小作了第一次估算。
这个角度约是圆周的1/50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公元724—725年
张遂(一行)组织测量计算得子午线上的纬度1°的地面距离约132 km,比现代测量值约长21 km。
公元827年
阿拉伯回教主Al Mamum (阿尔曼孟)推算出1°子午线弧长,比现代测量值只差1%。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17世纪后
牛顿论证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清康熙年间天文–大地测量,实证地球不是正圆球。
法国1735年测量论证地球是椭球。
现代天文测量
地球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地表是一个有些微起伏、极其复杂的表面。
地球是一个表面光滑、蓝色美丽的正球体。
航天器观察地球
机舱窗口俯视大地
—— 地球体的自然表面
地球的自然表面并不光滑平顺,珠穆朗玛峰(8 844.43 m)与马里亚纳海沟(11 034 m)之间的高差约达20 km。
由于地球的自然表面凸凹不平,形态极为复杂,难以成为测量与制图的基准面。应寻求一种与地球自然表面非常接近的规则曲面,来代替这种不规则的曲面。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 地球体的自然表面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似的不规则椭球体。
WDM94 — 1994年的全球重力场模型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与重力方向相垂直,可有无数个曲面,每个曲面上重力位相等,重力位相等的面被称为重力等位面,即水准面。
理想水准面:它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压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状态的静止海平面。它没有棱角,没有褶皱。
寻找一种与地球自然表面非常接近的规则曲面,来代替这种不规则的地球面。
它实际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大地水准面:以理想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的封闭曲面。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在实际测量中以似大地水准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两者在海洋上完全重合,在陆地上只在山区有2~4 m的差异。
各国也往往选择一个平均海水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以其作为统一的高程基准面。
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所以人们视其为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第1节 地球体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一、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地球椭球体:假想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以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表面。
地球椭球体 基本参数:
长半轴(赤道半径) a
短半轴(极半径) b
椭球体的扁率 α= (a-b) / a
第一偏心率 e2 = (a2-b2)/a2
第二偏心率 e 2 = (a2-b2)/b2
赤道半径
极半径
北极
南极
赤道
a
b
WGS [world geodetic system] 84椭球体:
a = 6 378.137 km b = 6 356.7523 kmα = 1/298.257 22
显示全部